花改場--提升原鄉山蘇品質及加價運用課程 獲西林部落族人熱烈迴響
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促進原民特色農產業發展,112年9月27日於西林村辦公處二樓會議室辦理分群分級農業專業訓練及部落原力學堂「山蘇栽培管理與加工利用班」,西林部落山蘇產銷班班員及農會人員踴躍參與,課程廣受農友熱烈迴響。
西林部落的山蘇規模是萬榮鄉之冠,已超過20年以上栽培歷史。近年來族人加入友善耕作行列,惟對防治資材認識及施用有待加強;另對於施肥僅憑經驗無客觀判斷基準,亦對花蓮農改場土壤肥力服務欠缺認識。此外,族人大都利用鮮葉為主,缺乏產品多元化運用能力,且在部落舉辦活動之際,僅有鮮葉做靜態展售,現場少有配合加工活動與遊客密切互動,進行產業推廣及加值運用。
依據部落山蘇農友需求及技術缺口,花蓮農改場客製化針對肥培管理、土壤採樣、防治資材使用及加工應用等提供相關知識,期望彌補族人從事山蘇經營不足之能力,提升地方特色農產品的品質及推廣運用。本次課程包含山蘇肥培管理及土壤採樣介紹、環境友善病蟲防治資材介紹及應用、山蘇加工應用及實作課程等。邀請花蓮農改場土壤肥料、植物保護、農產加工等研究人員,為族人用淺顯易懂、深入淺出表達方式,以及配合相片、實物、實作等授課方式說明。
花蓮農改場簡梓丞助理研究員針對族人常用的有機質肥料,説明其施用方法及田間肥培管理;另外土壤肥力診斷服務方面,則配合採様袋詳細介紹田區取樣原則、裝袋及報告解讀方法。吳佳宜助理研究員一開始先介紹山蘇常見的病蟲害種類及病徵辨識,接著針對族人較為生疏的環境友善防治資材,現場配合實物個別說明其施用方式及注意事項。陳柏翰助理研究員除了介紹目前山蘇加工的產品種類及應用趨勢外,實作課程則配合族人展售時安排體驗活動需求,設計適合與遊客互動的山蘇麵製作,實地讓族人從做中學,了解製作過程及應用。
太魯閣族高珠蘭,是部落種植山蘇資深農戶之一。她表示,感謝花蓮農改場為族人量身訂做實用的課程,配合實物說明及動手實作等教學方法,提升族人學習興趣與共鳴;師資陣容堅強,尤其講師教學態度很熱忱,提出相關問題都可以即時回應,族人受益甚多。最後,呼籲各位族人,結訓之後倘若遇有任何有關山蘇栽培管理與加工利用等問題,花蓮農改場會扮演族人堅強的學習後盾,竭誠為民服務。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蔬菜作物-其他
- 植醫專欄 如何改善繁星花葉緣焦枯?114/05/05
- 電動採土器:土壤採樣省時省力新選擇114/05/05
- 花改場--花改場推廣原鄉機能性作物栽培與應用 開創原鄉產業契機114/04/18
- 花蓮區農情月刊--集思廣益 本場與臺大生農學院實地訪查四南坡地農業共築農業永續發展藍圖114/04/18
- 花蓮區農情月刊--農業部宣告有機農業促進方案全面啟動! 邁向永續農業新未來114/04/18
- 花蓮區農業專訊--建立宜蘭地區哈密瓜一年兩收模式 有效提升轄區特色甜瓜產業--04114/04/18
- 花蓮區農業專訊--建立宜蘭地區哈密瓜一年兩收模式 有效提升轄區特色甜瓜產業--03114/04/18
- 花蓮區農業專訊--建立宜蘭地區哈密瓜一年兩收模式 有效提升轄區特色甜瓜產業--02114/04/18
- 花蓮區農業專訊--建立宜蘭地區哈密瓜一年兩收模式 有效提升轄區特色甜瓜產業--01114/04/18
- 苗栗農情月刊第304期-植醫專欄 生理性缺鈣造成的番茄尻腐病1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