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改場--評估亞磷酸與撲殺熱防治田間水稻稻熱病與白葉枯病之研究--06
- 亞磷酸及撲殺熱防治水稻葉稻熱病之田間效果評估(2016 年第一期作)
2016 年一期作在玉里鎮設置試驗田一處,氮肥施用量在N130 kg/ha 以下,6%撲殺熱粒劑在插秧前1d(1 月19 日)施用於秧苗箱上(30 g/box),以及插秧後30 d(2 月19 日)在田間每公頃施用30 kg 一次,亞磷酸處理於插秧後55 d 方開始施用1,000 倍稀釋液,每5-7 d 一次,連續4 次(施用日期為3 月15 日、3 月20 日、3 月27 日、4 月2 日)。化學藥劑處理組同時於插秧後55 d 開始施用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 倍,每7 d 施用1 次,連續3 次(施用日期為3 月15 日、3 月22 日、3 月29 日)。在3月15 日第1 次調查發現,各處理已開始輕微發生稻熱病,其中以亞磷酸處理之罹病度為2.06%,相對於其他試驗處理有較高之罹病度,在發病高峰4 月13 日進行第3 次調查時,亞磷酸處理之罹病度14.42%為最高,次為不處理對照的10.10%,三賽唑處理為6.34%,最低為施用撲殺熱之0.99%,其防治率可達90%(表三)。本次試驗結果顯示在稻熱病開始發病後方開始施用亞磷酸之防治效果不佳,推論原因可能係因亞磷酸屬於誘導抗病資材,且此田區病勢發展較快,與陳氏於2004 年進行田間試驗測試抗病誘導物質防水稻稻熱病情形不同(陳 2010)。建議應再提早施用;而撲殺熱依推薦方式在插秧前一天及插秧後30 d 施用,其防治效果明顯較農友慣行常用之三賽唑處理效果為佳。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糧食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其他有害生物為害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防疫檢疫
相關檔案下載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水稻也來敷面膜!友善水稻省工減碳之紙蓆插秧栽培田間觀摩會114/10/22
- 水稻剃枝蟲來了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分秘夜蛾114/10/17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114年10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10/02
- 高屏地區紅豆播種期啟動 本場提供病蟲防治全攻略114/09/30
- 秋颱威力不容小覷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強化防颱措施114/09/19
- 南彰化地區水稻飛蝨類害蟲發生,籲請農友加強防治與管理114/09/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水稻新品種示範 為稻農找出最適合宜蘭栽培的水稻新品種114/09/17
- 水稻白背飛蝨現蹤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114/09/15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114年9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