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改場--園藝活動參與對農村高齡者情緒改善與身心福祉效益之研究-以壽豐鄉綠色照顧站為例--13
建議
建議農村地區之綠色照顧站如欲推動園藝活動於高齡者照顧時,務必應先行就農會曾辦理過的園藝相關課程與參與對象的年齡、文化背景與健康狀況等條件進行了解,依實際狀況規劃具創新性及感受性較高之園藝活動,並藉此強化課程異質性,以提升農村高齡者對園藝活動的期待感與新鮮感;再就園藝活動的執行情形而言,過程中應隨時觀察農村高齡者的參與情形,是否有動作太快或跟不上的情形,並於活動結束後蒐集參與者之書面或口頭回饋,進行滾動式檢討,迅速調整園藝活動執行的內容或方法,以符合參與對象的實際需求。
綠色照顧站應持續因應農村高齡者需求推動園藝相關活動,除可維持其高度正向的心理狀態外,亦可達到高齡者情緒改善以及健康促進之效果。
(三)另建議相關領域之研究人員,可發展適合台灣高齡者園藝活動之福祉量測問卷,並縮減評量題數與簡短文字敘述至10 至15 題為妥適,以減少高齡者填答困擾,並保持問卷量測能力。
每個原住民族群有其各自不同的社會結構、生病與療癒文化、健康觀念、生命觀念、文化禁忌等與健康生活息息相關之族群背景資料與地方歷史脈絡,因而在執行高齡者活動時,務必考量在地文化之多元性及文化敏感度(如搭配族語服務人員),以符合少數族群的需求,才可能提升原住民高齡者對園藝活動的參與感;且若能進一步以實際所屬原住民族群來分析討論其研究結果,也可發展出具文化安全性的園藝活動內容。另資料蒐集部分,未來也應導入質性方法,洞悉農村高齡者對於園藝活動更細微、更深層的認知或感受,以逐步建構農村甚至原鄉高齡者照顧的知識體系。
因受時間與經費的限制,本研究先行針對花蓮縣壽豐鄉農會所成立之綠色照顧站做為研究場域,以了解園藝活動對農村高齡者情緒改善及福祉效益之狀況,惟目前此研究結果僅能解釋該綠色照顧站農村高齡者的現況,尚難推論至整個花蓮地區綠色照顧站園藝活動之執行效果。建議未來相關領域之研究人員,在條件許可之下,可擴大研究範疇至花蓮縣其他綠色照顧站,以完整資料庫之建置,並提供做為政策擬定或制度改善之參考依據。
致謝
本研究感謝黎悠、謝佳伶、王麗雪、陳虹妏等園藝治療師,共同協助課程規劃及活動引導,亦感謝壽豐鄉農會林秀蘭主任、曾美玉指導員、偕玲姻專員,以及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同學魏郡萱、陳彥瑋、陳柏皓、施譽楷、鄭智文、林玥萍等人提供場地及各項行政支援,使得活動本計畫圓滿達成。
另文成復蒙國立台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方珍玲教授與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張希文助理教授悉心斧正,使本文得以完成,謹此致謝。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村工作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休閒及遊憩 > 休閒及遊憩-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 園藝活動對高齡者的效益評估─以「茶樹精油洗手慕斯及毬果聖誕樹DIY」活動為例114/10/27
- 高齡者綠色照顧《食農教育》活動案例介紹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改場--自然解方、與鵬為伴—有機農田的生態營造與觀察114/10/13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綠色照顧暨莓食料理研習114/10/02
- 文宣-強化韌性 照顧農漁民114/09/30
- 人事異動114/09/30
- 文樂部落常用植物-艾納香小知識114/09/30
- 文宣-獎勵農漁民子女就學金114/09/30
- 花改場--熱帶性低氣壓(TD09)接近南方海面 請花蓮及宜蘭農友預作防範114/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