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菜豆種原的遺傳多樣性
作者:陳柏源;林煜恒
公佈日期:112 年 12 月 29 日
文圖/ 陳柏源、林煜恒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 common bean),原生於墨西哥與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屬豆科,菜豆屬,草本一年生之自交作物。經過數千年人類馴化與選拔,菜豆在植株型態、種子、花、葉片及豆莢性狀,展現出多樣化的外表型,亦發展出不同用途。
菜豆依植株生長形態可分為矮性、半蔓性與蔓性。蔓性與半蔓性品種因豆莢成熟時間較不一致,採收期較長,多為人工採收;矮性品種不需立柱支撐,但結莢後易倒伏,常需高密度種植,然因其豆莢成熟期集中,適合機械採收。
菜豆種子外形繁多,依形狀大致可分腎臟形、球形與橢圓形,種皮顏色有黑色、紫色、褐色與白色等,部分具斑紋、脈紋或種臍環色。種皮顏色與花瓣顏色有關聯,通常種皮顏色呈黑色或紫色者,花瓣為紫紅色系;種皮顏色呈褐色或白色者,花瓣為白色。花為完全花,有10 個雄蕊,其中9 個聯合成筒狀,具旗瓣(banner)、翼瓣(wing) 與龍骨瓣(keel) 的構造。葉片為三出羽狀複葉,頂小葉形有稜形、三角形或圓形,側小葉常有葉基部歪斜的特性。
菜豆依食用方式可分為嫩莢用、嫩豆用與乾豆用( 完熟豆),嫩莢用又分為,敏豆、粉豆與醜豆。敏豆俗稱四季豆,嫩莢為圓莢形;粉豆與醜豆屬於Kentuckywonder 系統,分別是圓莢形與扁莢形,嫩莢特徵為豆仁突起,豆莢較大。
菜豆種原有豐富之遺傳多樣性,不同的園藝性狀可發展出不同的產業用途。藉深入瞭解菜豆種原之特性,未來應有助於進行菜豆相關研究與產業運用。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