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情月刊--本場建立病毒檢測方法生產青蒜更健康
作者:編輯部
公佈日期:113 年 03 月 06 日
為促進宜蘭青蒜產業永續經營,本場自111年開始建立青蒜病毒檢測技術,並調查宜蘭地區青蒜帶毒率,將持續篩選無特定病毒種蒜,期望為農友找到健康種蒜並建立無特定病毒種蒜生產技術及流程。
青蒜也是宜蘭重要農作物之一,由於纖維少口感佳,在當地又稱宜蘭白蒜。青蒜多由鱗莖蒜瓣繁殖,在農友自行留種、長久未更新種原下,青蒜葉片出現黃化現象,或是點狀、條狀的黃色斑點,進而植株整體生長勢衰弱,造成產量減少。
本場植保研究室吳佳宜助研員判斷是病毒複合感染為害,並自111年建立本場自行檢測技術-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收集宜蘭市、三星鄉及五結鄉的青蒜蒜葉,以及宜蘭市及壯圍鄉的蒜球進行病毒。結果顯示宜蘭地區的青蒜中,檢出的病毒包括高比例的分蔥潛隱病毒(SLV)、大蒜普通潛隱病毒(GCLV),及少數檢出洋蔥黃萎病毒(OYDV)。
依據前人研究,即使種植無毒蒜株,但露天栽培與複合感染株相鄰,易因媒介昆蟲-蚜蟲傳播被感染,感染後蒜球重量與大小逐年遞減,不過無毒種蒜經2年種植後,即使被感染,整體平均產量仍較常年複合感染者高50%以上。因此吳佳宜助研員建議農友,不用每年都使用無病毒蒜瓣,只要5-6年更新一次、搭配病蟲害管理,就能維持青蒜的產量及品質。
目前本場持續篩選帶毒率較低的蒜辦或珠芽,保留無病毒者且擴大繁殖,並同時進行青蒜植株性狀與產量調查。期望未來為地區農友建立「健康種蒜繁殖技術」,推動宜蘭地區無帶毒青蒜種植,從根本來解決地方問題,以確保青蒜農友的收益。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莖菜類 > 莖菜類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莖菜類 > 莖菜類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莖菜類 > 莖菜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保護類-其他
延伸閱讀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植物醫師專欄-改善土壤之田間實作方式114/08/21
- Harpin蛋白於作物病害防治之探討114/07/23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3114/07/09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2114/07/09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1114/07/09
- 植物醫師專欄-作物與土壤健康管理及土壤傳播病害之探討114/06/30
- 利用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種植洋香瓜 品質食安免煩惱114/06/30
- 113年國家發明創作獎 銀牌-枯草桿菌KHY8114/06/30
- 花改場--花蓮場成功開發番石榴防日燒套袋 防曬降溫有一套114/06/04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