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臺南區農情月刊339期-凱米颱風後水稻災後輔導及復耕措施
作者:楊智哲
公佈日期:113 年 09 月 16 日
雲嘉南地區在7月下旬受到颱風凱米的影響,強風豪雨造成多處淹水災情。此時正值二 期水稻插秧期,颱風造成部份地區水稻秧苗全株被淹沒1∼2天,導致植株徒長、葉片黏 附於水面、葉片破損及葉尾乾枯黃化等現象;部分田區的秧苗還因為泥水沖刷而覆蓋泥 土死亡。排水不及的秧苗場綠化地,秧苗因長時間浸水,根系褐化、葉片黃化及徒長, 影響秧苗的品質。 為利於颱風豪雨過後的復耕,受災田區應及早排水,待稻田積水退去後,保持田區暫 時排水狀態,水排乾有利於新根系的生長,也有助於黏附於土面的葉片恢復挺立狀態。 待葉甫挺立後,再進行灌水,此時可以適量施肥,每分地施用硫酸銨10公斤和氯化鉀5公 斤,或臺肥1號複合肥料10公斤,以促進稻株恢復生長,之後再進行一般的管理即可。 對於受到淹水及福壽螺危害而缺株嚴重的稻田,需進行補植工作,同時加強福壽螺的 防治。颱風過後應特別注意白葉枯病及蟲害防治,由於強風可能造成葉片摩擦破損,使 白葉枯病菌容易由傷口侵入植株。噴藥防治時應待田間稻株葉片無水珠時再進入田區, 以防止病害蔓延。同時,水稻瘤野螟 (又稱縱捲葉蟲) 及飛蝨可能伴隨颱風氣流進入臺 灣,需要持續觀察田間蟲害情況,建議依實際發生情形進行用藥防治,相關用藥資訊可 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如有水稻栽培管理問題可電洽本場鹿草分場05-5371574。 【文圖/楊智哲】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