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情月刊--協助織羅部落葛鬱金採收及加工 解決在地農產業問題
作者:編輯部
公佈日期:114 年 03 月 14 日
為因應業者優質加工澱粉需求,本場農藝及農機團隊2 月4 日至玉里鎮織羅部落了解葛鬱金目前生產及加工情形,黃偉峰農友針對肥料施用、採收人力不足、葛鬱金粉加工品開發等問題與本場討論,並擬定後續輔導項目。
織羅部落一直延續傳統種植葛鬱金至今,並以此建置製作澱粉的沉降式加工產線,開發許多相關料理並融入遊程體驗。黃偉峰農友表示,葛鬱金產量高,每分地可有5 噸的收獲,目前製粉率是十分之一,亦即每分地可收獲500公斤的葛鬱金乾燥澱粉粉末。
但如此高的產量卻面臨採收人力不足的問題,若是遇到氣候不佳淹水,在土壤內葛鬱金塊莖就會腐爛,因此需要採收機械,另外還有除草及培土也希望能有小型機械協助。本場農機研究室李易樺助研員表示,場內目前研發一套馬鈴薯採收的雛型機,可以嘗試採收葛鬱金,其他機械開發則需要另行評估。
在葛鬱金鮮食口感問題上,葛鬱金塊莖在剛長出來的時候纖維少、口感佳,但澱粉產量也少,隨著持續成熟到收獲期,纖維就變得非常多,同時澱粉也變多、取粉量也相對的增加。
因此本場楊大吉場長表示,或許可以透過肥料施用、引入纖維較少的品種來做改善。另外在加工方面,本場農產加工研究室陳柏翰助研員開發葛鬱金纖維餅乾,是以洗製澱粉剩下的粗纖維再利用。黃偉峰則再提出有意願開發葛鬱金澱粉飲品,讓消費者能更方便攜帶並飲用的健康澱粉飲品,及時補充能量。
本場宣大平副場長表示葛鬱金是轄區很特殊的原民農產業,希望可以透過科研協助部落,再優化其栽培及加工模式,並透過行銷推廣擴大知名度,讓更多消費者知道花蓮原住民部落、認識原鄉特別的葛鬱金農產品。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 根菜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加工 > 園藝食品加工
延伸閱讀
- 山蘇在原鄉部落的利用與加工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農業部科技司李紅曦司長來場 協助本場農業科技研發整合資源與跨部會合作共同推動農業永續發展與科技應用114/07/08
- 花改場--農產品加工班結訓 培育產品升級尖兵114/07/08
- 芭樂葉果茶 健康機能茶飲新選擇114/06/30
- 花蓮區農業專訊--有機食用百合儲藏技術改進--02114/06/05
- 花蓮區農業專訊--有機食用百合儲藏技術改進--01114/06/05
- 花蓮區農情月刊--德國圖能有機農業研究所Dr. Karen Aulrich 來場交流臺德有機農業114/06/05
- 花蓮區農情月刊--以農業科技傳承阿美族火蔥文化 第二屆月眉火蔥節熱烈開辦 現場民眾品嘗體驗收穫滿滿114/06/05
- 花蓮區農情月刊--芋苗種植機移栽芋頭苗不用再歪腰 本場輔導吉安農友邁入農業自動化114/05/13
- 花蓮區農情月刊--2025亞太蘭花會議暨臺灣國際蘭展盛大開幕 本場與轄區蘭農不缺席114/04/18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