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來訪 交流農業生態營造及原鄉傳統作物保種與應用
5月9日臺灣大學洪挺軒主任,帶領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5 位教授來場參訪,雙方就植物保護、農業生態工法、水稻吉野1 號傳承、原民作物小米保種與擴繁量產等議題進行座談交流。會後更至吉安鄉黃昏市場,瞭解原住民農特產品的實際應用。
本場植保研究室林立副研員首先就作物病蟲害防治、生物製劑及免登資材研發,以及原鄉生態營造調節害蟲服務等成果說明。她並列舉數項潛力研究議題,包括拮抗微生物製劑的抗病機制、寄生蜂鑑定、害蟲調節服務是否有昆蟲以外的天敵生物、蟲生真菌延長儲架壽命、椿象非農藥防治誘引成分分析,以及對農業具影響的野生動物防治技術等,期望能與教授們合作,共同促進轄區的農業發展。
在原鄉作物保種方面,原住民與機能性作物研究室蘇育賢與農經研究室孫正華副研究員,分享場內小米保種與擴繁量產案例,以及小米營養午餐發展策略討論。臺灣小米現階段不論是品系及面積都持續減少,因此本場與部落農友及民間業者阿之寶有限公司合作保種田的設立,並研發小型農機讓小米有量產可能。除此之外,進入營養午餐還需要產銷履歷驗證,這些都是本場未來輔導方向。
阿之寶公司負責人張秀美女士,也至現場與大家分享他們在全臺蒐集各族群小米品系,並提到部落耆老對各品系有不同的用途及食用對象。張秀美也選擇部分品系製作成標本,成為食農教案進入校園,並讓小朋友實際品嘗傳統小米粥。今年她更種植小米保種圃,為避免種源流失的可能,本場也協助她在場內設置另一塊保種圃,讓小米種原不僅只存在書本或者種原庫裡。
在教授們參訪小米保種田區後,本場帶另領大家至吉安鄉黃昏市場原住民專區,實地探訪原住民特殊農產品與食材。本場楊大吉場長表示將在各部落建立核心農場或合作夥伴,作為保種、教育及生產示範基地。同時也期望未來與臺大相互合作,推廣生態工法共同維護農田環境的生物多樣性。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紫湯圓開運指南:好運「紫紫」來!114/10/16
- 花改場--自然解方、與鵬為伴—有機農田的生態營造與觀察114/10/13
- 抗青枯病番茄品系篩選初探.pdf114/10/07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東方果實蠅誘殺防治技巧簡介114/10/02
- 文宣-強化韌性 照顧農漁民114/09/30
- 人事異動114/09/30
- 文樂部落常用植物-艾納香小知識114/09/30
- 文宣-獎勵農漁民子女就學金114/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