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落花生「擋藤」簡介與注意事項
作者:林瑞家
公佈日期:114 年 08 月 20 日
文圖/ 林瑞家
臺灣氣候高溫多濕,容易造成落花生徒長,易使植株倒伏,不利收穫而影響產量,因此在栽培過程中,「擋藤」是一項常見的田間管理措施,目的在抑制植株營養生長,避免過度徒長,降低與生殖生長競爭養分,同時促進側枝發展,使果莢集中發育,提升結莢率與產量穩定性,並有改善田區通風效果,間接減少病害發生率。
為達落花生栽培「擋藤」的效果,可透過植物生長調節( 抑制) 劑的使用,抑制植株莖的生長,使植株矮化,並促進根系發育。巴克素(Paclobutrazol )10% 水懸劑是目前落花生主要推薦抑制劑,由於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極低施用濃度下,即有影響植物生長發育效果,特別是與農藥混合噴施時,可能改變其作用效果,因此,使用時首應注意掌握適宜施用方式,避免發生藥害。一般建議於落花生盛花後約20 天,以每公頃施藥量1 公升、稀釋1,000 倍的方式噴灑葉面,太早施用易影響植株生長,出現莢果小或單籽粒莢果比例偏高,太晚施用則效果不明顯,若遇生長初期氣溫低、生長較慢則可斟酌延後3-5 日使用。施用時均勻噴施,避免重疊,以免過量施用導致過度抑制生長、減少葉面積與結莢數。另建議於清晨或傍晚使用效果較佳,應避免高溫、強日照或降雨前噴施而影響效果。
抑制落花生生長亦可透過盛花後減少水分與施用追肥時降低氮肥加以調整,但遇降雨等非可控因素時,利用植物生長抑制劑輔助栽培管理可減低影響,但必須謹慎使用,注意劑量、施用時機和方法,避免對植株造成負面影響。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樺加沙颱風生成,臺南區農改場籲農友加強防災準備114/09/22
- 臺灣文旦首度輸往馬來西亞,開創外銷新篇章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節水減碳雙效益 臺南場推廣 稻田乾濕灌溉 新技術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大蒜生產迎機械化契機!臺南場大蒜一貫化機械觀摩會秀實績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本場轄區產銷班表現亮眼 114年全國十大績優及優良農業產銷班 評選傳捷報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成功繁殖之 健康萊豆種子 返贈部落再運用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荔枝椿象 區域整合防治的推動與實踐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臺南場推動 農業剩餘資材 再利用 創造永續循環農業新典範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農業部設置0800天災救助諮詢專線114/09/1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政策宣導~小心 一頁式廣告詐騙11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