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大蒜生產迎機械化契機!臺南場大蒜一貫化機械觀摩會秀實績
為解決國內大蒜產業長期以來的人力缺口與生產瓶頸,本場 於9月3日在國內大蒜主產區雲林縣土庫鎮舉辦「大蒜產業機械 化觀摩會」,現場吸引超過百位農友、農機業者及各界來賓熱 情參與,共同見證臺灣大蒜產業邁向機械化新紀元。
活動由本場副場長王裕權、農糧署視察林煥章、台灣經濟研 究院組長莊承銘、大蒜策略聯盟執行秘書廖謀及土庫鎮農會主 任吳憲忠共同主持。各界民意代表及農糧署中區分署等單位亦 派員出席,顯示產官學界對此議題的高度重視。
臺灣大蒜種植面積約5,000公頃,雲林縣便佔了九成以上。 然而過去因田間畦距、行數不一,導致機械難以標準化,長期 仰賴大量人力進行播種與採收,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大痛點。為 此,本場攜手農糧署與在地農友張舜馮,建立大蒜機械一貫化 示範場域,積極整合兼具效率與實用性的作業體系。
本次觀摩會的焦點,是從整地、播種到收穫的一貫化農機實 地演練。現場展示的曳引機附掛式播種機,一次工序即可完成 作畦與播種,每日作業效率高達0.8公頃,若與人工每日僅能處 理0.03至0.04公頃相比,效率足足提升約18倍,大幅縮短農時。
在採收方面,展示的二段式與一貫式收穫機同樣表現亮眼, 每日作業面積可達人工的8倍以上,不僅能有效節省勞力,更能 將蒜頭的帶土量控制在5%以下,顯著提升商品化率與後續處理 的便利性。
活動中,本場的專家團隊也分別就大蒜栽培、肥培管理及一 貫化機械的組成進行詳細解說,並由農友親自示範操作。現場 農友圍繞著農機熱烈討論,對機械化所帶來的高效率與標準化前景表達高度興趣。
透過此次觀摩會的技術展示與交流,期望能加速推動標準化、規模化的機械作業 流程,協助農民建立高效率的生產體系,降低缺工衝擊,共同為臺灣大蒜產業開創 更具競爭力的未來。活動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文圖/王志瑋】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