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地的味道到餐桌的故事 臺東農改場辦理「田媽媽專業技能訓練-風土餐飲設計」工作坊
為強化田媽媽班員及業者提升在地食材利用與開發創意料理,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本(114)年9月12日,於區域教學中心舉辦「田媽媽專業技能訓練-風土餐飲設計」工作坊,參加人員包含轄內田媽媽班員、臺東縣農會督導、鄉鎮地區農會指導員及家政班幹部等共計30人,課程內容包含理論與實作,將地方食材融入養生觀念,並結合說菜技巧,引導學員把風土故事融入餐飲,增添食農文化深度與吸引力。
臺東農改場陳信言場長表示,田媽媽品牌是臺灣農村飲食文化的重要代表,為了持續提升餐飲品質並展現地方特色,舉辦專業培訓格外重要,期望學員藉由工作坊,將在地食材轉化為具有故事性的創意料理,打造具吸引力的農遊特色餐飲。
課程首先由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餐旅管理科鄒慧芬副教授授課,帶領學員以小米、樹豆、洛神、木虌果等在地特色作物,示範創意湯飲調製與料理應用,同時以養生觀念說明飲食如何與身心健康結合,並強調「順應自然、食材當令」的重要性,讓學員在實作中體驗在地食材料理養生又美味的魅力。
資深美食旅遊記者陳志東老師主講「說菜的藝術」,以宜蘭三星蔥、花東稻米與臺東白旗魚為例,說明如何將環境、農法與風土故事融入料理詮釋,引導學員練習以文字與感官描繪食材來源、料理方式及使用食器,將一道道料理說出故事、講出價值,加深消費者對入口的食物有更深層的認知,進而提升餐飲行銷力。
課後學員回饋,透過課程的培訓及親自操作如何運用在地食材,學習設計健康美味的菜色,並提升製作料理的技巧,同時理解農產品背後的文化價值,讓餐桌上的菜餚承載地方故事,使料理更具有深度與溫度,對未來經營田媽媽餐廳助益頗多,讓遊客透過飲食真正認識臺東,愛上臺東的在地美食文化。
陳信言場長主持開訓
臺東專科學校鄒慧芬副教授上課情形
學員實作課程親手進行湯飲調製
學員互相交流品嘗實作的成品
美食旅遊記者陳志東老師上課情形
陳老師以五感體驗引導學員感受各種食用鹽風味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