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作物新價值 黃荊香韻飄臺東
  黃荊(Vitex negundo L.)俗稱埔姜,葉片具淡雅香氣,為傳統民族植物,臺東阿美族山嶺榴部落,即以黃荊為名,取「很多黃荊之意」;為唇形科牡荊屬(Vitex)植物,可萃取精油,並可應用於美妝洗沐、居家清潔及環境香氛等多元產品。黃荊以葉、花為精油萃取部位,精油產率僅0.1%-0.2%,生產成本較高。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為輔導原鄉傳統作物多元發展與加值化應用,從種原選擇、種苗繁殖、栽培技術、收穫條件、採後處理乃至於精油萃取,於每一生產及製程皆建立最佳條件,建構一套完整之「黃荊種苗繁殖及精油萃取技術」,提升精油產率2.6倍,目前已公告可供技術授權,期待未來能落地應用,使具文化意涵之本土民族植物得以傳承推廣,促進原鄉部落農業經濟發展。
  臺東農改場陳信言場長指出,為協助原鄉部落農產優化,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計畫,期望將本土香草產業導向高值化發展,首先著眼於黃荊,透過種原蒐集、植株矮化密植管理模式、評估最適收穫季節、植體部位、枝條成熟度與採後處理條件及建立友善環境的精油綠色萃取製程,使單位面積枝葉年產量提高1.45倍,精油產率提升2.6倍,至0.58% (w/w)。並分析精油成分及委託農業藥物試驗所進行GLP毒理試驗,其結果已確保精油品質及使用安全性,強化本土香草精油之競爭力,促進原鄉傳統作物高值化運用。
  本技術所萃取之黃荊精油富含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 27%)、佛術烯(Eremophilene, 19%)及檜烯(Sabinene, 16%),據相關研究報告,前述成分具有抗發炎、抗菌、鎮痛、驅(蚊)蟲功效。隨著消費者對天然成分產品日益重視,純粹而天然的產品,更貼近消費者需求,使精油應用範圍大幅擴增,多元應用如香氛用品、美妝、沐浴乳、洗衣精及防蚊液等產品。
  黃荊對環境逆境具有韌性,鮮少病蟲害,為容易栽培之作物,植株散發怡人香氣,行走其中具有調和情緒及舒緩心情之感受,可作為蜜源及植物迷宮應用,適合休閒農場種植,從一級栽培生產到二級加工利用與三級行銷與農遊體驗,深具發展為六級化產業之潛力。

黃荊容易栽培,並自帶香氣,適合作為植物迷宮,應用於休閒農業
黃荊精油由花序及葉片中萃取

阿美族製作傳統酒麴時,會將黃荊葉片覆蓋於上方,有助抑制雜菌

黃荊精油呈透亮金黃色且具有迷人香氣

黃荊精油多元加工利用,自香氛至化妝品洗沐用品,用途廣泛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