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胡瓜三要素營養障礙之葉片徵狀介紹
文圖/ 錢昌聖
花胡瓜( Cucumis sativus L.)為臺灣夏季重要果菜類作物,常見於設施栽培。其快速生長與高產特性對養分供應需求甚高,特別是氮、磷、鉀三要素,一旦供應不足,常導致生育停滯、葉片黃化、果品質下降等問題。為協助農民辨識養分障礙徵狀,本場針對花胡瓜常見的三要素缺乏進行水耕試驗,以總氮(TotalN)91ppm、磷酐(P2O5)35ppm、氧化鉀(K2O)141ppm 為基準,進行並記錄不同濃度處理下之葉片變化,供栽培管理參考。
一、缺氮(Nitrogen, N):
氮為植物生長與葉綠素形成之關鍵元素,缺氮時以老葉最先表現出黃化徵狀。當養液不含氮肥(0%)時,植株葉片明顯萎縮,色澤淡黃綠,整體生長受抑,植株矮小;養液氮肥25% 時,葉片略小、泛淡綠,光合作用能力下降;養液氮肥50%時,葉片大小介於正常與缺氮間,色澤略淡;養液氮肥100% 時,葉片濃綠飽滿,為正常生長狀態;養液氮肥200% 時,葉片濃綠略厚,葉片略小,部分葉色鈍暗。
二、缺磷(Phosphorus, P):
磷對根系發育與能量轉換重要, 缺磷會影響初期生育與花芽分化, 由於磷在植體內具高度移動性,缺磷時通常先由老葉表現徵狀。當養液不含磷肥(0%) 時,葉片小且鈍綠,葉面出現紫褐色斑點或壞死, 葉形不整; 養液磷肥25% 時, 葉片偏小, 呈深綠並伴隨黃褐斑; 養液磷肥50%時,葉片大小與色澤漸趨正常,但部分仍見斑點;養液磷肥100% 時,葉片正常且均勻濃綠; 養液磷肥200% 時,葉片濃綠略肥厚,未見明顯毒害徵狀。
三、缺鉀(Potassium, K ):
鉀參與水分調節與抗病能力,缺鉀時易由老葉表現葉緣焦枯與皺縮。當養液不含鉀肥(0%) 時, 葉緣黃化至焦枯,老葉先受害,嚴重時葉片捲曲乾裂,生長勢弱;養液鉀肥25% 時, 葉緣略黃化、葉形略變異; 養液鉀肥50% 時, 葉片接近正常,但葉緣仍略顯異常;養液鉀肥100% 時,葉片濃綠完整,為正常狀態;養液鉀肥200% 時,葉片濃綠略厚,葉緣有輕微黃化,高濃度鉀造成鎂拮抗,葉肉有明顯黃化情形。
透過本試驗可明確辨識花胡瓜在氮、磷、鉀營養不足或過量時所出現的葉片異常徵狀,有助於田間快速診斷與施肥決策。建議農民可搭配土壤或養液檢測結果,適時補充所需養分,以維持植株健康與穩定產量。後續本場將嘗試應用影像辨識技術進行自動化營養診斷,以提升設施栽培之養分管理效率。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