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續撰台灣府誌第十八卷物產蟲魚篇及台灣縣誌記載:「虱目魚者魚塭中所產,夏秋盛出,狀類鯔,鱗細小,鄭氏時代為貴品。」另連雅堂:「麻薩末番語也,產於鹿耳門畔,漁者掬其子以畜之塭,至秋則肥,長及尺,相傳延平入台,始有此魚,因名國姓魚,而台北之魚,亦曰國姓魚」。 因此,可能在鄭成功入台之前,即有養殖虱目魚的事實存在。據漁業前輩陳同白先生稱,荷人施士德 (Schuster) 所著「爪哇之鹹水養殖」中,記述印尼在西元1400年以前(距今已600年)已經有虱目魚塭。荷蘭人據台時期,鼓勵台灣人民經營漁業及進行貿易,以徵稅收。當時台灣與外地,海上交通十分頻繁,特別荷蘭人自十六世紀末,開始進展亞洲各地,並將其中心置於巴達維亞(今之雅加達),與各商館之間往來十分密切,人員及產品交流非常普遍,台灣中南部生產虱目魚苗,印尼華人又多,不論將養殖虱目魚的觀念或技術引入台灣,是很簡單易行的。因此,臺灣虱目魚養殖,以荷蘭人占領台灣期間,從印尼引進至台灣的可能性最大。臺灣虱目魚養殖,安平地區開發最早,而安平(大圓)又是荷蘭人貿易往來、漁船出入最重要的基地,可以得到印證,也與連橫所云:「產於鹿耳門」之說相合。當時的養殖方法自屬十分簡陋,應無所謂放養量及施肥之考量,魚塭依照天然地形略加修整而成,堤堰低,每遇雨泛風浪,魚常溢出,為最原始的粗放養殖形態。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9%
我喜歡:20%
很實用:8%
夠新奇:1%
普普啦:2%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S(進階級會員)發表於 111/11/01
Excellent!

王*玲(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11/10/13
了解

蘇*娟(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11/10/06
長知識了

小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9/14
有歷史的魚

紀*煙(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9/11
讚

阿權(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8/09/08
好吃

claire_mia(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24
GOOD

阿秀(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16
GOOD

阿倫(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16
GOOD

小豬(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15
GOOD

菜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15
GOOD

b663622(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03
good

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11
以前都認為虱目魚是省產魚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5/18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