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點葉蹣 瓜實蠅
 瓜螟
 赤葉蹣
 南黃薊馬
 斜紋夜蛾
 甜菜夜蛾
 棉蚜
 蕃茄夜蛾
 番茄斑潛蠅
 銀葉粉蝨
 
 | 
					赤葉蹣 
					(Camine spider mite)
					 
					學名: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38頁。台中。229頁。) 生態習性:赤葉蹣之成蹣赤紅或暗紅,背有黑色斑點數個。成蹣及若蹣均以口器銼吸汁液危害扁蒲之葉背,尤以老葉之密度較高。被害葉出現無數小白斑,密度高時可導致葉片黃化及脫落。在瓜園,赤葉蹣一般都在結果後之生育後期發生危害。
 形態:    
                       
						
							| 
							
							卵: | 
							
							圓形,淡黃色有光澤。直徑約0.15公厘。 |  
							| 
							
							幼蹣: | 
							
							淡黃白色,形態似成蟲但微小,腳有3對。 |  
							| 
							
							若蹣: | 
							
							淡黃褐色,形態似成蟲。 |  
							| 
							
							雌成蹣: | 
							
							赤紅色或暗紅色,身體背方看來有數個黑色斑點,是消化道的內容物。體形橢圓,外觀上與神澤氏葉蹣相似,唯本葉蹣之觸肢端感器長約二倍於寬,背感器梭形,與端感器近於等長,與神澤氏葉蹣稍有差異。 |  
							| 
							
							雄成蹣: | 
							
							交尾器彎向背面形成端垂,其近側突起尖利或稍圓,遠側突起尖利。 |  
					
					(陳文雄、張煥英。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305-306頁。葉瑩編。) 
					
					危害狀:成蹣及若蹣均危害植株之葉背,尤以老熟葉片上之密度較高,以口器刺吸汁液,溫度較高且乾燥季節危害較嚴重,被害葉葉綠素消失,出現灰白色微小白斑,密度高時可導致葉片黃化及脫落,甚至廢耕。高溫乾燥季節發生較嚴重。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38頁。台中。229頁。)
					 
					
					(陳明昭、陳東鐘。1999。豆菜類-毛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60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防治方法: 
						
							| 
							
							一、 | 
							
							參考豆類之藥劑防治: |  
							|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 
									
									1%密滅汀乳劑 
									
									(Milbemectin) | 
									
									0.5-1公升 | 
									
									1,500 | 
									
									  | 
									
									採收前3天停止施藥。 |  
									| 
									
									42%克芬蹣水懸劑 
									
									(Clofentezin) | 
									
									0.4公升 | 
									
									3,000 | 
									
									  | 
									
									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  
									| 
									
									18.3%芬殺蹣水懸劑 
									
									(Fenzaquin) | 
									
									0.4-0.6公升 | 
									
									3,000 | 
									
									  | 
									
									採收前14天停止施藥。 |  
									| 
									
									(陳文雄、郭章信。1999。豆菜類-萊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49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 
							
							  | 
							
							植物保護手冊建議用藥: |  
							|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 
									
									18.5%大克蹣可濕性粉劑 
									
									(Dicofol) | 
									
									  | 
									
									500 | 
									
									豆類開始採收前施藥。 | 
									
									  |  
									| 
									
									35%芬佈克蹣可濕性粉劑 
									
									(Febutatin oxide+ Dicofol) | 
									
									2公斤 | 
									
									500 | 
									
									葉蹣發生時施藥,7至10天後再施藥一次。 | 
									
									1.本藥劑試驗時加展著劑Bivert 
									4,000倍。 
									
									2.採收前7天停止施藥。 |  
									| 
									
									35%大克蹣可濕性粉劑 
									
									(Dicofol) | 
									
									  | 
									
									950 | 
									
									豆類開始採收前施藥。 | 
									
									  |  
									|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38頁。台中。229頁。) |    |  
							| 
							
							二、 | 
							
							應於冬季剪枝及除草時去除不必要的枝條及雜草。 |  
							| 
							
							三、 | 
							
							施放捕食性天敵(草蛉、花樁象等)。(劉達修。1995。台灣花卉害蹣彩色圖說,第33頁。)
 |  
                        
                          
                            |  |  |  |  
                            | 成蟲 |  |  |  
                            | (王清玲,1990,花卉害蟲彩色圖說第127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