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盲苗及異常苗: |
|
* |
症狀:
(i) 盲苗:種子發芽後,長出二片子葉後,就停止生長。
(ii) 異常苗:幼苗長出二片子葉後,生長點同時長出2-3個新芽,細小而軟弱。 |
|
* |
發生原因:
夏季日溫高於32℃,夜溫高於24℃的環境下,由於高溫過高,受精卵的發育受阻礙,引起胚芽分化不完全或未分化發育之不良種子,播種會長出盲苗或異常苗。 |
|
* |
防治對策:
(i) 避免在夏季高溫,進行採種或留種。
(ii) 應選擇夜溫15~20℃,日溫20~25℃的季節採種。 |
|
|
盲苗及異常苗 |
(2) |
黃化油: |
|
* |
症狀:
苗期植株自子葉開始黃化,然後由下往上,延伸到全部葉片,並停止生長,嚴重時下葉枯黃脫落,上葉及頂葉向上捲曲變狹,近根基部會長出不定根。 |
|
* |
發生原因:
植株長期浸水會降低其光合作用,初期氣孔關閉,二氧化碳固定酵素活性降低,葉片則老化脫落,輕微者葉變小。若浸水一星期後則根係在缺氧狀況下,會產生異常代謝物及乙烯增加,而在植物體內累積大量的輔氨酸,使根與莖間的荷爾蒙量的平衡受到破壞,造成光合、呼吸及代謝作用異常,當地上部之乙烯量增加而抑制激素
(Auxin) 往根輸送或IAA-oxidase
的活性備抑制時,激素在地上部累積引起近根基部的莖表面上長出不定根。 |
|
* |
防治對策:
選擇良好的床苗:苗期澆水要適當。 |
|
|
黃化苗 |
(3) |
花序回春: |
|
* |
症狀:
花序先端發育分化為新芽或在花序末端長出葉片及新芽。花序結果不良,長落花擊落果,有些葉柄會扭曲變粗,頂端葉片之葉緣缺刻加深呈長鋸齒狀。 |
|
* |
發生原因:
夏季高溫、乾燥,施用過量氮肥或未發酵的雞糞或豬糞,能導致硼素的吸收不足。光合作用的養分不易輸送到植物各部位,而過量累積在葉片、花序、頂芽,導致異常現象發生。 |
|
* |
防治對策:
育苗期用0.5%硼酸噴佈在葉面上不可施用過多氮肥及鉀肥。 |
|
|
花序回春 |
花序回春 |
(4) |
頂芽及葉片捲縮: |
|
* |
症狀:
植株先端的新芽及葉片變狹,細長如柳葉狀,嚴重時新芽捲縮不張開,並停頓生長。 |
|
* |
發生原因:
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以促進結果,在噴花朵時,不小心噴到頂芽,如此多次噴施,頂芽及葉片累積荷爾蒙過量,引起新芽捲縮及葉片變細柳葉狀。 |
|
* |
防治對策:
(i) 施用荷爾蒙時,其濃度要依季節之溫度高低,而略加調整。
(ii) 多施用石灰與土壤充份混合,以調整土壤的pH值,使驅向中性。 |
|
|
頂芽及葉片捲縮 |
(5) |
異常莖:《缺硼症》 |
|
* |
症狀:
夏、秋作時,在植株之第三及第四花序附近主莖的節間縮短,呈現條溝褐色如將莖切開髓的中心部呈白色或褐色,嚴重時莖分叉成八宇型及褐化,交叉處常破裂成孔洞。 |
|
* |
發生原因:
施基肥時未添加硼砂,在高溫多濕環境下,幼苗定植後,養份及水份吸收急速,生育特別旺盛,加上施用過量氮肥,使植物對養份吸收產生不平衡狀態,而引起鈣素,硼素之吸收受到抑制,生長點的激素(Auxin)不能酸化,因而加速細胞分裂。 |
|
* |
防治對策:
(i) 育苗床選富有機質,排水良好。並施用硼砂作基肥,每平方公尺用量為025公克。
(ii) 避免施用太多的氮肥本田基肥施用0.5~1公斤硼砂。 |
|
|
異常莖 (缺硼症) |
(1) |
長花柱及落花: |
|
* |
症狀:
花序上的花朵數少而小,發育不良,於蕾苞期就黃化掉落,雌蕊花柱在未開花前,突出花藥筒3公厘以上稱長花柱,亦有花藥筒呈散裂狀。 |
|
* |
發生原因:
夏季高溫乾燥,雌蕊發育雖正常,但花柱生過長,使花柱與柱頭突出花藥筒2~3公釐,通常雄蕊的花藥內皮層異常形成,使開花時花藥無法正常裂開散落花粉,或花粉本身發育退化成異常花粉。因此阻礙授粉、受精作用,導致落花,花藥筒亦有時退化呈散裂狀。 |
|
* |
防治對策:
(i) 避免施用過量的氮冒及未腐熟的雞糞。
(ii) 育苗時注意光照要充足。 |
|
|
長花柱及落花 |
長花柱及落花 |
(2) |
放射狀及環狀裂果: |
|
* |
症狀:
即將成熟的果實,自果蒂附近順著果壁呈放射狀裂果或在果肩部位呈同心圓龜裂稱環狀裂果。 |
|
* |
發生原因:
放射狀裂果常發生於果皮較薄的品種,當夏季高溫乾燥,土壤水份嚴重缺乏,若遇下雨或急速灌水時,由於果實吸收水份,果肉細胞膨漲速度大於果皮細胞時,致使果皮脹裂成放射狀。環狀裂果則由於果肩受夏季陽光直射細胞變老化,在遇下雨時或瞬間土壤水份劇烈變化,造成果皮細胞與果肉細胞肥大不均衡,而引起的環狀裂果。 |
|
* |
防治對策:
(i) 實施深耕,多施有機質肥料以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水份和養份的吸收。
(ii) 植畦覆蓋塑膠布或稻草,並適當灌水,避免土壤中水分過份劇烈變化。 |
|
|
放射狀及環狀裂果 |
放射狀及環狀裂果 |
(3) |
果頂腐爛病: (Blossom end rot ) |
|
* |
症狀:
果實頂部,起呈現水浸狀暗褐色,然後慢慢擴大,向內凹陷,輕者維持原來大小,嚴重者果實下半均凹入變黑乾枯,種子發育不完全。 |
|
* |
發生原因:
於高溫或低溫環境下,土壤過份乾燥,根系發育不良,使得鈣素的吸收減少,而原來被吸收的鈣素在植物體內原處停留,不往果實輸送,果實頂端的細胞與細胞間之分隔受到破壞,使細胞無法互相連結在一起,養分不能輸送,造成細胞組織壞死。 |
|
* |
防治對策:
(i) 栽種田行深耕,多施有機質堆肥,少施氮肥及鉀肥。
(ii) 植畦覆蓋稻草,減低水分蒸散。
(iii) 整地時應施用消石灰,每10公畝用量100~150公斤。
(iv) 初期症狀發生時,立即以0.5%氯化鈣水溶液噴佈在果實及附近的葉片上,一星期內應連續噴2~3次。 |
|
|
果頂腐爛病 (缺鈣症) |
(4) |
雜斑果: (Blotchy ripening) |
|
* |
症狀:
果實成熟時,著色不良,整粒果呈現紅、黃及綠等顏色的混雜斑,果壁肉白話或褐化變硬。 |
|
* |
發生原因:
土壤中鹽類濃度過高,使植物吸收之各種元素亦過高,造成植物體內鹽類濃度過高,致使果實的葉綠素形成過多及分解遲緩,導致茄紅素的形成延遲。 |
|
* |
防治對策:
(i) 選擇排水良好的田地,氮肥不可過多,多施鉀肥。
(ii) 低溫期,畦面用塑膠布覆蓋。高溫期,應用稻草覆蓋畦面,使根系發育不受阻礙。
(iii) 選擇著色良好的品種。 |
|
|
雜斑果 (Blotchy ripening) |
(5) |
空心果: (Puffiness)
|
|
* |
症狀:
胚座發育不良與果壁產生空間空間大小受氣候與品種而有不同。
|
|
* |
發生原因:
夏季高溫32℃以上,花粉粒在柱頭上,花粉管的伸長到阻礙,無法正常受精,導致只有果房壁發育,而胚珠發育差,或當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過量時,雌蕊的子房壁與胚座發育發生失衡現象。
|
|
* |
防治對策:
(i)
促進結果,施用植物生調節劑之濃度要適當,每花序僅能噴一次,亦可以10ppm的淚勃素混合,以防空心果發生。
(ii) 營養生長過於旺盛或結果太多,應適當的摘心及疏果。
|
|
|
空心果 |
(6) |
日燒果: (Sunscald)
|
|
* |
症狀:
果實肩部或側面受陽光直射,表變白凹陷,受傷範圍視陽光照射部位,大小不一。
|
|
* |
發生原因:
夏季高溫,果實暴露,受陽光直射,使果壁細胞組織壞死。
|
|
* |
防治對策:
(i) 夏作栽種,採用雙幹整枝,同時將果房轉向畦內側固定之,避免陽光直射,土壤亦不可太乾。
(ii) 每果房直下多留一側枝,該側枝僅留二片葉就摘心。
(iii) 應急辦法,可用報紙或紙袋覆蓋。
|
|
|
日燒果 |
(7) |
)開窗果及頂裂果: (Catface)
|
|
* |
症狀:
自果蒂至果頂痕跡間,側面逄合接線處,嚴重裂開,狀似一不規則的窗戶,子房胚座及種子外露稱之為開窗果。若位於困頂部位裂開稱頂裂果。
|
|
* |
發生原因:
冬季低溫5~7℃時,氮肥與土壤水份過多時,花芽分化至果實發育過程受阻礙。
|
|
* |
防治對策:
(i) 低豱期育苗時,日溫儘量調整為20℃以上夜溫在10℃以上。
(ii) 氮肥施用量要適當,下可過多。
(iii) 施用植物荷爾蒙時應特別小心。
|
|
|
開窗果及頂裂果 (Catface) |
開窗果及頂裂果 (Catface) |
(8) |
亂形果:
|
|
* |
症狀:
果實外型因生理障礙緣故,呈現奇形怪狀,分別敘述如下:
(i) 豆果:雌蕊的子房授粉後,也許受精不完全,停頓生長,大小像綠豆。
(ii) 醡漿草果:果實的子房稍為生長約20~30公克大小就不再長大,果內中空。
(iii) 先尖果:果頂部位形狀成頭狀。
(iv) 指頭果:在果蒂附近另外長出一個不成形果,狀似指頭。
(v) 雙子果:二個果實連體在一起。
(vi) 多子果:三個以上的果實連結在一起。
(vii) 菊花果:果實外表呈菊花形,心室的果實肉稍微膨脹起來,果壁出現凹凸,心室多。
|
|
* |
發生原因:
(i)
豆果:花器發育正常,於高溫下開花後,子房的呼吸作用增強,使光合產物減少,引起組織內之細胞分裂及發育受阻,同化物質積存量減少,並且只積存在莖葉上,使子房的發育受到抑制。
(ii) 先尖果: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高溫結果時噴施量過所發生的現象。
(iii)
指頭果雙子果或多子果:冬季低溫5~10℃環境下,雌蕊的子房發育分化時常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子房連接在一起,經受精後發育成連體果。
|
|
* |
防治對策:
(i)
多施用有機質推肥,消石灰,不可施用過量的氮肥及鉀肥。
(ii) 低豱期灌水不可太多。
(iii) 選擇優良品種。
|
|
|
指頭果 |
雙子果 |
多子果 |
(1) |
缺氮: |
|
* |
症狀:
葉較小而硬,且黃化,全株黃綠,愈下位葉黃化愈嚴重。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氮肥不足。
(ii) 遭大量雨水或灌溉水沖洗之粗質地土壤。
(iii) 施用碳氮比高之未腐熟推肥。 |
|
* |
防治對策:
(i) 氮肥施用以基肥及多次追肥分次施用。
(ii) 施用葉面施肥/液態氮肥噴灌土表(200~400ppm)。
(iii) 過量時花序回春,莖葉茂盛,花序變小,開花易脫落。 |
(2) |
缺磷: |
|
* |
症狀:
葉片變小而厚,葉柄,葉脈或部份葉肉呈紅紫色,葉形鈍圓。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磷肥不足。
(ii) 富含鐵鉛離子之酸性土壤或概鈣含量高之鹼性土壤。
(iii) 低溫或排水不良時。 |
|
* |
防治對策:
(i) 土壤施用液態磷肥(磷酸一鉀,磷酸一銨)60~120ppm,多次施灌於土表。
(ii) 葉面施肥、磷酸一鉀、磷酸一銨、磷酸一鈉濃度0.3~0.5%,每週1~2次。 |
|
|
缺磷症狀 |
(3) |
缺鉀:
|
|
* |
症狀:
下位葉部份葉緣及向內之葉肉呈現棕褐色之斑塊,生育受阻,果實無法紅熟。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鉀肥不足
(ii) 粗質地或沖洗嚴重之酸性土壤。
(iii) 鉀固定力強之黏質土壤。
(iv) 因浸水缺氧,使鉀吸收受阻。
|
|
* |
防治對策:
(i) 土壤施用液態鉀肥(氯化鉀,硫酸鉀)50~750ppm,多次噴灌於土表。
(ii) 葉面施肥:硫酸鉀濃度0.9~0.8%,每週1~2次。
|
(4) |
缺鈣:
|
|
* |
症狀:
新葉退化萎縮,呈黃白色,芽點燒焦枯死,枝條捲曲,莖中空,佈滿白色綿狀體,果實呈頂腐症。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強酸性或鉀、鎂含量過高之土壤。
(ii) 施用過量,氨態氮肥。
(iii) 栽種期愈高溫時。
(iv) 養液栽培,鈣用量不足。 |
|
* |
防治對策:
(i) 酸性土壤依栽種前之耕犁深度,每深10公分可加施農用石灰1公噸/公頃,耕犁前全面撒施,然後翻勻。
(ii) 葉面施肥,以0.3~0.5%氯化鈣水溶液直接灑噴施於果實表面上,一星期內連續噴2~3次。
|
(5) |
缺鎂:
|
|
* |
症狀:
葉脈與葉間變黃色,嚴重下位葉易脫落。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強酸性含鎂低的土壤。
(ii) 粗質地之砂土。
(iii) 土壤含適量的鉀或鈣。
(iv) 淹水根系生長受抑制。
(v) 養液栽培,鎂用量不足。 |
|
* |
防治對策:
(i) 鹼性土壤一耕犁深度而定,每深10公分可加施苦土石灰1~1.5公噸/公頃,耕犁前全面 撒施,然後翻勻。
(ii) 非酸性土壤可施用硫酸鎂500~1500公斤/公頃。
(iii) 葉面施肥:以1~2%硫酸鎂水溶液之高液量噴施(0.5~1公噸溶液/公頃),每週一次。 |
|
|
缺鎂症狀 |
(6) |
缺鐵:
|
|
* |
症狀:
新葉除主脈及支脈附近維持綠色外,葉肉黃化,並由莖部向下擴展,葉肉間密佈細緻之黃化斑點。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石灰質土壤。
(ii) 高鹽類離子之土壤(沿海鹽分地)。
(iii) 養液栽培,鐵量用不足或pH高於7.5。 |
|
* |
防治方法:
(i) 強酸性土壤,種植前用硫磺粉3公噸/公頃,充份與土壤混合,隔半個月後再種。
(ii) 葉面施肥以0.5%EDTA鉗合溶液之高溫量噴施(0.5~1公噸/公頃) ,每週1~2次,注意引起肥傷。 |
(7) |
缺錳:
|
|
* |
症狀:
中下位葉片之葉肉呈現細緻之黃色斑點,再次擴及新葉。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石灰質土壤。
(ii) 施用過量石。
(iii) 養液栽培,錳用量不足。
|
|
* |
防治對策:
(i) 土壤施用200~500公斤/公頃之硫酸錳。
(ii) 葉面施肥:以0.25~0.5%硫酸錳之詗溶液噴氣(0.5~1公頃溶液/公頃),每週一次施用效果較土壤施用佳。
(iii) 過量時,新葉葉緣及部份葉肉黃化,老葉葉尖及葉緣呈焦褐斑及捲曲。
|
(8) |
缺硼:
|
|
* |
症狀:
新葉黃化,芽尖褐化,焦枯死亡,莖之表皮至形成層部份變褐,莖變粗脆及生裂。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粗質地或受強烈沖淋作用生成之土壤,如砂土、石礫地、紅壤等。
(ii) 石灰質土壤。
(iii) 灌溉水硼含量低。
(iv) 養液栽培,硼用量不足。
|
|
* |
防治對策:
(i) 土壤施用10~20公斤/公頃,殘效為3~4年。
(ii)
葉面施肥:以0.1~0.2%硼砂或硼酸溶液,每施一次,施3~5次即可,過多易引起毒害如葉綠褐色焦乾,愈下住愈嚴重。
|
(9) |
)缺鋅:
|
|
* |
症狀:葉變小,捲曲,枝條先端向下捲曲,葉肉出現不規則之黃化斑點,嚴重者呈燒焦之褐色斑點、斑塊。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石灰質土壤或石灰施用過量之土壤。
(ii) 表期施用過多磷肥玫鋅有效性降低。
(iii) 養液栽培,鋅用量不足。 |
|
* |
防治對策:
(i) 土壤施用硫酸鋅40~80公斤/公頃。
(ii) 葉面施肥:葉面噴施硫酸鋅0.25~0.3%溶液,每週一次。 |
(10) |
缺銅: |
|
* |
症狀:葉呈內向環捲現像,新葉片變小而硬,葉色呈不正常之灰綠色,嚴重時下位葉黃化生育受阻。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石灰質土壤。
(ii)
養液栽培,銅用量不足。 |
|
* |
防治對策:
(i)
土壤施用硫酸銅5~10公斤/公頓,每隔5年施用一次。
(ii)
葉面施肥:以0.05~0.1%硫酸銅溶液,每週一次,噴3~5次即可。 |
(11) |
缺鉬: |
|
* |
症狀:
下位葉肉呈現網狀黃化斑點,而後部份黃化斑點惡化成白化斑點,葉片略向上捲曲徵狀由下位慢慢往上擴展。 |
|
* |
易發生之條件:
(i)
強酸性土壤。
(ii)
養液栽培,鉬用量不足。 |
|
* |
防治對策:
(i)
土壤施用鉬酸鈉或鉬酸氨150~300公克/公頃。
(ii)
葉面施肥:以0.05~0.1%鉬酸鈉或鉬酸氨溶液*防治方法:每週一次*防治方法:至症狀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