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番茄生育期,日、夜溫差要大。溫度於18
- 26℃果實著色最佳。
番茄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最適宜的土壤是土層深厚,富有機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酸鹼度pH在5.6
- 6.7間。
台灣各地區播種期,春夏作,北部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部在3月上旬至5月下旬、南部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秋冬作,北部8月上旬,中南部在8月上旬至11月上旬。
番茄的夏季栽培生產,已成為該產業的主軸,農民選擇栽種新推廣的優良品種及成熟的技術來生產夏季蔬果,以供應夏季蔬菜的短缺需求。可是因為夏季高溫多濕環境下,危害番茄的病蟲害種類繁多,用於防治各種病害與蟲害的農藥種類也相當繁雜。番茄整個生育期,包括育苗期與本田期,除了採收期前二星期限制施要外,常常需要每星期施藥一次,其次數不下十次左右。農藥的噴施後,其成分並未完全分解,殘留土壤中,吸附在植物體的枝葉上或殘存在收穫果實上,其量雖甚微,但經過長期攝食累積於人體上,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對症下藥及避免盲目噴藥是從事作物生產農戶必備的常識。
病蟲害雖然在農藥噴施後,可預防或抑制它們的發生及繼續漫延,但對無法以藥劑防治的病害,一定要選擇栽種抗病品種以免避免不必要的施藥,如以推廣的台中亞蔬四號,花蓮亞蔬五號,種苗七號,種苗八號,桃園亞蔬九號,及台中亞蔬十號等品種均具有蕃茄嵌紋病毒病及青枯病等病害的抗病性,而台南亞蔬六號、種苗八號及台中亞蔬十號也具有抗萎凋病的特性o另外,進十年來危害番茄最嚴重的病毒病「番茄黃化捲葉病毒病」,經感染的產區期產量減產2~3倍,如在早期感染,則全軍覆沒,血本無歸。此種病毒是由菸草粉蝨媒介傳染,在藥劑防治上相當不容易,目前雖有鐵砂掌(9.6%益達銨乳劑)
,地王星(2.8%畢芬寧乳劑),萬靈(90%鈉乃得)
,及速滅滿(10%芬普寧乳劑)等藥劑可交替噴施加以防治,但效果仍然有限。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唯有選種抗病品種,目前全世界可利用的品種為數很少,亞蔬中心已在十年前執行此種病毒的育種計劃,除了由野生種與栽培種行種間雜交育種培育抗並自交系外,也由印度引進抗病種原。利用這些抗病自交系種原分別再培育出鮮食大果與小果的抗病自交系,然後再與優良元異性狀的親本自交系雜交組合完成抗病的雜交一帶品系,在經過各級次的產量試驗評估結果,選出最優良的品系供各農業改良場執行區域試驗,經由申請新品種命名、登記、審查通過,正式命名後方可推廣給農民栽種,以徹底解決此一世紀之毒的病毒對蕃茄產業造成的危害。另外在晚疫病的防治上最有效又經濟的方法,當然是選擇抗病品種,但在未有抗病品種的情況下,平地秋冬作及山坡地夏作也都因為低濕濃霧,濕度高等適宜晚疫病又發病條件,蕃茄長受害嚴重,藥劑防治上有限,若能在栽培管理採用簡易塑膠棚栽種,不但噴濕藥劑不易被雨或霧水沖洗掉外,還能有效的隔離病原菌的散佈在葉面上的以降低侵害機率。
關於生理障礙防治上,要注意果頂腐爛病與雜斑果的防治,除選擇優良品種外,應著重有機肥、追肥與灌水等栽培管理的改善,以避免鉀肥和鈣肥缺失,而且在夏季栽培上,更要利用雙幹整枝方法,增加枝葉的覆蓋,減少果實因曝晒陽光所發生的日燒果,同時也有助於茄紅素形成。
蟲害防治時,預防番茄夜蛾的侵害,應在開花期與結果期每星期噴施一次,一直到果實綠熟期前。而非洲菊斑潛蠅的防治,必須在定植後3~5星期內,注意危害情形,然後以75%汽嘉讚可濕性粉劑5000倍水溶液,在植株葉片與接近根部四周土壤噴施以達到杜絕該蟲的危害。
【灰色字體】:(陳正次,番茄病蟲害與生理障礙的防治
,P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