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凋病
(Fusarium wilt of garden pea)
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f. sp. pisi (Linford) Snyd. et
Hansen
(林益昇、方敏男。1999。豆菜類-豌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20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病原生態:
本病病原菌棲息於土壤,豌豆種子,水稻和水田雜草之根部,待種子萌芽時直接侵入根部,並沿維管束而上,阻塞導管的輸水功能,更會分泌有毒物質造成維管束壞死、植株矮化、葉片向內捲曲、萎黃等病徵,往往在開結莢時期即告死亡。罹病株死亡之後,該病原菌從導管向外生長,在潮濕的環裡會在植株的表面佈滿菌絲及大量的分生孢子。於高濕高溫的環境發病,最適發病溫度為24~28℃。
(林益昇、方敏男。1999。豆菜類-豌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20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病徵:
發病初期可見半側萎凋,後期則全株枯,使維管束褐變直達莖頂,尤其在上位葉葉腋下方之部維管束大都呈不明顯之粉紅色病變(非磚紅色病變),成為判別本病害之重要依據。
(林益昇、方敏男。1999。豆菜類-豌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20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防治方法:
本病原菌一旦在土壤中建立,則不易去除,化學防治效果不彰。須配合非農藥防治措施。
一、 |
使用抗病品種:為最經濟有效方法。但目前台灣仍未育成抗凋病之商業化豌豆品種。 |
二、 |
避免連作,最好與水稻輪作。淹水措施會降低土壤中萎凋病菌的族群密度,減少危害。 |
三、 |
豌豆忌水,只要經過24小時浸水,根部即受傷害極易罹病,因此良好的排水極為重要。採挖深溝,築高畦的方法保持土壤適度乾燥。 |
四、 |
豌豆乃適於低溫(15~20℃)之作物,雖然農友選擇在氣溫較低的山地種植「夏季豌豆」,卻因山坡地的土壤大多偏酸性,而免不了仍遭逢高溫多濕的環境,使得豌豆失去一般抵抗性,萎凋病容易發生。 |
(林益昇、方敏男。1999。豆菜類-豌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21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
|
萎凋病病徵 |
|
萎凋病田間病徵 |
(林益昇、方敏男,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20頁) |
|
(林益昇、方敏男,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20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