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綠葉蟬 
					(Smaller green leaf-hopper; Lesser green leafhopper)
					 
					學名:Edwardsiana 
					flarescens 
					(Fabricius)(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96頁。台中。412頁。) 生態習性:小綠葉蟬一年發生14個世代。卵期平均11.4天,孵化後經5次脫皮而羽化為成蟲,若蟲期平均31.1天,成蟲期雌蟲平均為35.4天,雄蟲平均為25.9天。一隻雌蟲一生最多可產卵粒150粒,平均為30粒。
 形態: 
						
							| 
							
							卵: | 
							
							乳白色,長橢圓形,略向一側彎曲,長約0.6公厘。 |  
							| 
							
							若蟲: | 
							
							甫孵化若蟲乳白色,後變為淡綠色,複眼赤色。形態與成蟲相似,但無翅。 |  
							| 
							
							成蟲: | 
							
							頭部及前胸背淡綠色,複眼灰色或淡黃褐色,中央背中央縱帶及其後緣之橫帶灰白色。前翅略帶黃色,前緣中央有呈橢圓形之灰白色紋,頭至翅端之體長約3公厘。 |  
					
					(陳文雄、張煥英。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303頁。葉瑩編。) 危害狀: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本蟲除莖部外,皆可危害。常造成葉片上有明顯凹凸褪色小斑點,嚴重時葉片呈皺縮畸形狀。
 
						
						(張清安、張德前。1999。豆菜類-長豇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12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防治方法: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 
							
							2.8%賽洛寧乳劑 
							
							(lambda-Cyhalothrin) | 
							
							0.5公升 | 
							
							2,000 | 
							
							在苗期及生長初期施藥。 | 
							
							採收前10天停止施藥。 |  
					
					(張清安、張德前。1999。豆菜類-長豇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14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  |  
                            | 若蟲 |  | 成蟲 |  
                            | (顏福成,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28頁) |  | (蔡竹固、黃啟鐘,嘉義高山茶區病蟲害及其防治圖18) |  
                            |  |  |  |  
                            | 小綠葉蟬危害狀 |  |  |  
                            | (張清安、張德前,1997,蔬菜病蟲害防治專輯豆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