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自香港引進台灣栽培,花形似白鶴,因而得名。花後結長橢圓形蒴果,但在台灣罕見結果。株高100~200公分,嫩枝綠色如草本,附有細毛。基部老枝木質化呈灰白色。對生葉片,葉色黃綠、質地薄嫩。花著生於枝梢或葉腋。
栽培方式
喜好全日照至半日照環境,光線不足植株生長過於柔弱。介質使用一般壤土為宜,市售培養土保水力不足,容易使白鶴靈芝草在夏季出現葉片萎軟、下葉黃化的缺水現象。介質略乾或葉片有軟弱現象就澆水。肥料每季施用一次有機肥即可。如植株生長過高,可於冬末春初,枝條萌新芽生長前進行強剪。適合1尺盆徑以上的盆缽種植,或直接種植於地面,以叢植或列植作為綠籬的應用方式都適合。
本種為特有種,僅產於本島北部、東北部低海拔山區和離島龜山島。成蟲喜歡於近海礁岩地和開闊坡地等,較明亮 的環境活動,飛行緩慢狀似跳躍,喜歡訪花吸蜜。在其產地近似的種類,只有密紋波眼蝶,該種雄蝶前翅背面無眼 紋或眼紋模糊,喜好有遮蔽潮濕的環境,本種類是出現在開闊明亮或乾燥的環境,且本種雄蝶前翅背面眼紋較其鮮 明。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低溫期以幼生期越冬。單食性蝶種,目前僅知寄主植物只有禾本科的印度鴨嘴草,雌蝶會將卵 單產於寄主的根、莖、葉或花穗上,也會產在寄主附近的土石、落葉、蕨類或其他植物上,卵呈綠色球形,幼蟲齡 期共分為四齡,有綠色和褐色兩型,終齡幼蟲於植物莖葉或石塊下方化蛹,蛹為懸蛹,外觀也有綠色和褐色兩型。
害蟲學名:Paracoccus marginatus
害蟲目別:半翅目
害蟲科別:粉介殼蟲科
危害作物資訊
作物名稱:日日櫻
作物學名:Jatropha pandurifolia
作物科別:大戟科
雌雄鳥同色。頭褐色,羽緣黑色。後頸褐色,兩側有明顯黑色縱紋,眼先和眼周圍土黃色,頰灰色。背、腰、尾上覆羽、翼、飛羽和尾羽等一致為欖赤褐色,飛羽內瓣褐色。腮黃褐色,喉、胸、腹污灰色,腹側和尾下覆羽淡赤褐色。喙黑色,跗蹠黃褐色。
棲地與習性
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300m至2,000m的闊葉樹和次生林中(Yen1990),多在底層濃密的叢藪裡活動。性羞怯,遇干擾則竄入密叢逃逸,觀察不易。在非繁殖期會成小群活動。
東南亞產小型鯉科,體幅較近似種寬,且體高與最大體長相對明顯;體側中後段至尾柄處,具有一三角形之紫黑色色塊;成熟雄性個體具紅色之背鰭、臀鰭與尾鰭。
分布區域
原產於泰國南部、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蘇門答臘的溪流,目前則多為繁殖培育,並有多樣水族品系(如黑三角燈或藍三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