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我買到的是有機蔬菜
常常再賣場想買一些有機蔬菜
如何確定它標榜有機蔬菜
是真正的有機摘陪出來的有機蔬菜
有沒有何種認證或是有關單位把關?
本篇討論
5 則
不少網站都有教育民眾如何認識或辨別有機產品。台灣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建議民眾在選購
農產品時使用以下幾種方法辨識:
一、農產品外觀
採用自然或有機方法栽培的農作物,其外觀與採用化學栽培的農作物有所不同。例如,化學栽培的香蕉比較粗大,果肉較硬,有機栽培的香蕉沒有那麼粗大,果肉柔軟。使用殺草劑的果園生產的果實顏色和外觀比較不好看,例如有機楊桃的色澤比化學栽培的光亮。
二、儲存時間
日本農業部的實驗發現,有機農產品比較耐於儲存。資料顯示,有機栽培的楊桃、番石榴和米的儲存時間都比化學栽培的農產品來得長。
三、農產品的味道
一般上,採用自然或有機方法栽培的產品較容易煮爛,食物的天然味道也較強。若發現煮熟後的食物都是硬硬的不易煮爛,而且食物的天然味道較弱,就很可能是耕種時使用了除草劑和農藥。
四、觀察食物是否有異味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做個實驗,將化學栽培的水果和有機栽培的水果分放在不同的玻璃容器中儲存。一段時間後打開容器,會發現化學栽培的水果會產生異味,而且果香較弱。有機栽培的通常可以聞到果香,沒有異味。
五、配合時令真有機
真正的有機蔬菜栽種過程中必須依照春耕秋收的自然規律。因此反季節的蔬菜都不屬於有機蔬菜。另外,有的水果有季節性,在非生產季節買到的水果,也不屬於有機。
六、認明驗證標籤
在超市或商店購買有機產品時,應注意包裝上的標籤是否標示有機認證。消費者可記下生產者和驗證機關的相關資料,聯繫相關驗證機關詢問該產品資料是否正確。
七、參觀農場
消費者可以直接到農場參觀。一般上,有申辦驗證的有機農場,會有驗證標示牌。有機農場會呈現生物多樣性生態,可看見瓢蟲、蜻蜓、蝴蝶和小鳥等多種昆蟲動物。採用有機種植的農場,土壤比較鬆軟,可看到蚯蚓糞便。觀察一下農場是否有堆肥,或盛裝有機肥的容器等。總的來說,有機農場沒有空氣、水源和土壤污染。
價格也都會高一些
「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
「臺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臺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
迄95年底,驗證合格農戶892戶,面積為1,708公頃,包括水稻、蔬菜、果樹、茶樹及其他作物。
請上網查詢認證機構網站資料,直接連絡到已通過認證的農戶宅配到家即可。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56期 2003/7/1
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
台北市大安路 一段106 巷 19 號 1 樓 (02)27819420,(02)27814164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
台北市南京東路4段137號12樓 (02)25452546轉151
臺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
彰化縣大村鄉擺塘村橫巷11-4號 (048)529470
臺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
台北縣三峽鎮添褔里10-12號 (02)86717963,(02)26725824
----
二.有機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德國人Dr. Rudolf Steiner在一九二四年首先提倡農作物有機栽培法,但是當時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是追求農業的工業化與商品化,以提高產量,所以有機栽培法並未受到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為復興經濟,充裕糧食,達到增產糧食目的,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以及機械化耕作的化學農法受到鼓勵。
依賴高投入化學肥料及合成農藥等合成資材,並以大型農機與種植單一作物來提高生產效率,雖然緩和了人口增加所造成糧食需求之壓力,但影響了地球之自然生態體系,自然資源被過度使用而逐漸枯竭,長久下來對於地球環境(包括水、土壤及空氣等)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至一九七○年代,由於能源危機發生,各國逐漸意識到地球資源有限,環境污染受到嚴重汙染,不僅破壞生態環境,也導致農業生產力衰退,如何維護環境品質與生活水準及確保後代永續生存空間,逐漸受到世界各國重視。另外,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型態轉向多樣化、精緻化,也特別關注農產品的健康性與安全性,於是近年來永續農業、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乃蓬勃發展。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
三.有關農委會對於有機農產品的銷售管道有二年的罰責緩衝期,透過96年2月份通過的有機母法,除了產地規範以外,也規範通路商與加工品,確保消費者在選購時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的商品是一致的,以保障消費權益。
以下是引述農委會資料:
近年來國外有機農業蓬勃發展,國內有機栽培面積逐年增加,但其行銷管道是如何?如何選購「有機農產品」?已為消費者所關心的課題。
目前有機農產品的主要行銷管道:
(一)農民自產自銷(包括合作社、產銷班辦理集運等)。
(二)連鎖超市、百貨公司超市或農會超市之有機專櫃。
(三)有機專賣店。
(四)共同購買。(如主婦聯盟之集體採購等)
(五)宅配(包括網路宅配)。
(六)公、私民營機構或醫院之福利社。
(七)宗教團體。
(八)結合休閒農場或農場自然體驗之相關活動。
(九)舉辦有機農產品之展示(售)會。
(十)加工品或有機餐飲店。
從上述銷售管道來看,有機農產品之銷售面似乎滿廣,由於有機農產品無法由外觀或化學分析予以確認,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前可從產品標示、次級資料(報章雜誌、網路、有機專刊或書籍等)之蒐集與查證、現場觀察及與農民、店家之訪談等方面著手。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
四.有關國外進口有機產品的迷思
個人不太認同國外進口的有機農產品,
其一.國內與國外的生長環境不同,台灣屬高溫多濕的亞熱帶氣候,而歐美各國多屬於溫帶型氣候,台灣的有機農業生產規範比其它國家還嚴格許多倍,因為病蟲害比溫帶國家還多的原因,所以台灣的有機蔬菜不止是農民的心血努力,它還有保護土壤的理念(請大家多支持本土有機^^")
其二.無論是否有機蔬果,凡進口的農產品,為了避免國外病蟲害侵襲台灣,一定會以薰蒸與輻射處理,並且經過檢疫才能入關,對於農產品而言,只要上述2種處理後,基本上已不存在營養價值可言了。
其三.目前農委會或民間4個驗證單位仍在研議進口有機農產品的規範,所以目前沒有法案可以檢驗進口有機農產品,若想了解國外的驗證機構,可以參考以下網站:
http://organic.niu.edu.tw/07-information/indexz.htm
參考資料
相關資料出處: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http://organic.niu.edu.tw/default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