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及花椰菜平地採種技術之研究
甘藍及花椰菜均屬綠植株春化型作物,即植株必需達到某種程度之後才能感應低溫,一般在甘藍的莖粗達到6mm以上,花椰菜需10mm以上始有感應低溫能力;雖然臺灣南部地區秋冬季氣候乾燥頗適於蔬菜採種,但因地處亞熱帶地區,冬季常因低溫不足無法誘導甘藍及晚生種花椰菜開花,且因該類作物多數系統具自交不親和性,無法順利自交留種,均是造成該地區不易進行育種及採種工作的主因之一。本研究以四品種甘藍(初秋、夏峰、高峰及葉深)分別於播種後45天55天65天之不同苗齡進行低溫處理45天;另以晚生種花椰菜5個品系(19、63、64、65及66號)於播種後45天,進行低溫處理45天,處理溫度均為5℃,光照時數16小時,光照強度1,000 Lux.。在打破自交不親和性障礙方面,係以甘藍‘初秋’品種為供試材料,計分蕾期授粉、花期授粉、氯化鈉(2.5﹪NaCl、2.5﹪NaCl+0.3﹪H3BO3及5﹪NaCl+0.3﹪H3BO3)、BA(50ppm、100ppm及150ppm)、4.5﹪CO2等處理項。春化處理以甘藍為供試材料者,結果顯示單株種子產量在品種與苗齡之間呈現交感作用,其中葉深品種隨著處理苗齡增加而減少,初秋與高峰則以苗齡45天之處理單株採種量最高,而苗齡55天與65天產量相近。各處理之平均單株採種以葉深品種45天苗齡處理為最高達71.5公克,最低者為高峰品種45天苗齡處理,只達48.7公克。而另以晚生種花椰菜為供試材料者,處理之各品系除編號19號未能順利開花,無法獲得種子;餘4品系間之單株採種量以64號最高為17.3公克,其次為65號、66號及3號,產量分別為13.8、5.1及1.2公克。在打破自交不親和性障礙之試驗,以蕾期授粉者的單莢平均結籽數15.1粒最高,顯著高於其餘四項處理組,次為氯化鈉有4.2~6.1粒種子、CO2有4.1粒種子,最低為BA有0~0.8粒種子、花期授粉有0.3粒種子。試驗結果顯示以幼苗春化處理技術確可達到甘藍平地採種之目的;在晚生種花椰菜各品系之採種量偏低,因涉及採種業者以缺水逆境方式栽培,需進一步釐清其影響因子。而在打破自交不親和性障礙之試驗,氯化鈉及CO2處理的效果相近似,但其在操作及適用性則有所差異,仍需針對處理時期、處理期間、品系間進一步研究以求其實用化。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葉菜類 > 葉菜類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花菜類 > 花菜類遺傳與育種
- 花蓮區農情月刊--甘藍黃葉病 生物防治有解方113/10/25
- 大宗與區域性蔬菜產業鏈需求技術盤點與克服113/10/18
- 耐熱抗病圓球形甘藍‘台中3 號’113/09/23
- 花改場--從平地到高山-三星蔥的移地保種與原鄉甘藍抗病作戰之旅113/09/03
- 花改場--克服夏季高溫,農改場推廣青蔥品種「蘭陽5號」113/07/12
- 花蓮區農情月刊--從健康安全到有機生產 宜蘭紅鳳菜進步ing113/06/21
- 溫度與日射量對紫色葉菜甘藷生長性狀及植體元素之影響113/03/04
- 臺南區農情月刊331期-一次施肥模式省工逗相挺 適加工耐貯藏花椰菜品種田間種植應用113/01/15
- 適加工耐貯藏花椰菜品種田一次施肥模式省工逗相挺間種植應用112/12/12
- 花蓮區農技報導--金針菜新品種「花蓮7號-豐美」--031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