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繁殖生物技術在養豬產業之應用
作者:杜清富
公佈日期:103 年 09 月 05 日
育種目的在於選出好的種源,再利用所選出優良種源繁殖具經濟效益之後裔,因此應用遺傳理論及統計方法進行選拔好的種畜禽,再應用繁殖技術擴大數量。此外,好的種畜禽受其自然壽命限制,因此亦需配合保種技術,可延續該種源之應用年限。在養豬產業,遺傳評估已由傳統體表型選拔增加基因型選拔;在繁殖及保種技術改善,人工授精 (AI)及精液冷凍保存技術算是從自然配種最大突破或轉變的繁殖技術,且截至目前仍為最實用及效益之繁殖技術。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 豬 > 豬遺傳與育種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桑椹栽培管理技術111/11/18
-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110年年報-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111/10/26
- 花蓮區農情月刊--紫金在富里 本場輔導農會及在地青農 紫蘇有機繁殖採種與栽培技術111/10/19
- 花改場--紫蘇風味富里飄香,創造產業新商機111/09/15
- 臺灣原生鐵炮型百合之早熟開花及鱗莖生育選拔111/06/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紫蘇-有機栽培新選擇本場提升種子繁殖率及 研發有機栽培技術110/12/21
- 花改場--素食者的深海魚油,花蓮改良場推出「紫蘇有機栽培及繁殖採種技術」110/12/14
-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109年年報-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110/10/19
- 花蓮區農情月刊-種野菜 現在採種正是時候110/08/16
- 花蓮區農情月刊-改善種苗野採瓶頸 本場全力攻略山胡椒繁殖與栽培技術110/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