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第92期農業專訊-臺灣藜機械化收穫及脫粒之應用
作者:曾祥恩;
公佈日期:104 年 06 月 30 日
期刊
636
臺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又稱紅藜或藜,為藜屬Chenopodium之臺灣原生植物,分布於全臺各地,栽培面積以臺東縣、花蓮縣及屏東縣最多。在臺東縣以達仁鄉、大武鄉、太麻里鄉、金峰鄉和海端鄉等地栽種較多,為原住民族傳統耕作農作物,植株平均高1.2-1.8公尺,主穗長且下垂,在田間直立高度約1.5公尺,自幼苗定植至抽穗,依各品系不同需1.5-2.5個月時間,抽穗至果穗轉色則需要2-4週,在轉色過程由莖桿至頂生果穗及側生支穗,各品系間有橘紅、深紅與橘黃等果穗之顏色,或單穗具淺桃紅混橘黃色者所組成,轉色至採收間隔長達1~1.5個月,深具觀賞價值。近年來研究得知,臺灣藜具有相當豐富的營養成分與保健價值,更富含膳食纖維。由於國人對於糧食安全觀念日漸提高,使得臺灣藜需求量上升,未脫殼籽實的收購價從97年的40元/公斤上升至104年的180元/公斤,吸引許多農民投入種植,如何降低採收成本,成為重要研究課題。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雜糧作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產品處理加工機電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臺南區農情月刊341期-雜糧產業升級 臺南區農改場 引領國內糧食自給新未來113/11/15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全果利用機械設備再升級 省工效益可達2倍以上113/11/08
- 高粱及玉米栽培初期注意防範蟲害113/10/28
- 2024臺灣蔬菜產業發展暨前瞻科技研討會論文輯-綜合討論與活動花絮113/10/18
- 省工農機具研發於蔬菜產業之應用113/10/18
-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153號-2024臺灣蔬菜產業發展暨前瞻科技研討會論文輯113/10/18
- 雜糧產業升級 臺南區農改場引領國內糧食自給新未來113/10/15
- 即食夯樹豆,輕鬆好上桌113/09/12
- 臺灣藜育出新品種「臺東2號-早橙」113/05/02
- 臺南區農業專訊 127期-國產高粱多元加工及應用113/04/11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