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蕎麥-有機農業好幫手
							作者:陳裕星;
							公佈日期:107 年 02 月 07 日
						
						  時序進入秋冬,又到了蕎麥花盛開的季節,往年只在二林地區栽培的蕎麥,在新北市農友協助下,106 年首度推廣到新北市中和、貢寮、宜蘭等北部地區種植蕎麥台中5 號品種。
  蕎麥的栽培利用深受有機農民的喜愛,因為蕎麥是所有的覆蓋作物中生長速度最快,播種後3-6 週開花,11-12 週就完全成熟,植株高度約60-90 公分,生長緊密且快速,有助於保育土壤避免侵蝕沖刷,改善土壤團粒的穩定性,在歐美農民以蕎麥抑制雜草生長的農法已超過150年。當種子採收,植株翻耕入土後迅速分解,每公頃乾物重約可生產5-7噸,作為下一作作物的養分,可適應貧瘠與酸性土壤(pH ≧ 5),非常適用於休耕土地再活化,也適應冬季濕冷天氣。蕎麥可提供各種昆蟲天敵棲身,例如寄生蜂、瓢蟲和草蛉等,幫助捕食害蟲,如有蜜蜂或昆蟲協助授粉,蕎麥產量可增加21-40%。因此,蕎麥是有機農業最佳作物選擇之一。
  蕎麥的營養相當豐富完整,含有人類所有的必需胺基酸。蕎麥富含芸香苷和酚酸,可減緩澱粉分解速度,GI 值(glycemic index, 餐後血糖值)僅為50,遠低於麵包、燕麥等澱粉類主食。蕎麥在臺灣冬季盛花期長達2-3 個月,每公頃可產蜜達70-100 公斤,為優良之蜜源植物,蕎麥蜜色澤深褐色,帶有甘蔗糖蜜風味,且含豐富的類黃酮和酚酸成分,增加人體血液的抗氧化能力,可開發為農村副產品增加農民收入。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麥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