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臺灣藜採收與採後調製技術的小訣竅
作者:黃立中;
公佈日期:109 年 03 月 19 日
推廣文章
543
為提升臺灣藜採後調製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於本(109)年3月19日,假大武鄉愛國埔部落舉辦「臺灣藜採後調製技術示範觀摩會」,與會來賓包括農糧署東區分署臺東辦事處、臺東縣議會、臺東縣政府、臺東縣農會、太麻里地區農會等均蒞臨現場,總計約50位來賓與農友熱情參與。會中講解臺灣藜栽培採收適期判斷及採後調製技術,並進行臺灣藜脫粒機示範,提供農友參考應用,現場農友反應熱烈。
臺東場陳信言場長表示,臺灣藜為新興雜糧作物,臺東縣為主要產區,主要分布於臺東市、太麻里鄉、金峰鄉、大武鄉及達仁鄉。近年農政單位透過相關措施包含「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南迴紅藜跨域產業計畫」及「原鄉特色作物生產輔導計畫」等輔導臺灣藜產業發展,並完成「臺灣藜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一級生產已趨向成熟。然而許多農友因採收調製技術不夠成熟,影響產品品質,降低盤商購買意願及價格。臺東場為增進農友對於臺灣藜採收適期的判斷、提升採後調製技術及臺灣藜脫粒效率,特辦理此次觀摩會,進行一系列講解與操作,藉此提升臺灣藜產品品質。
觀摩會首先由雜糧研究室黃助理研究員子芸解說臺灣藜的採收適期判斷及儲藏方式,並介紹臺灣藜採後調製、烘乾與篩選等品質控管須注意事項;最後由農機研究室主持人黃副研究員政龍利用臺灣藜脫粒機進行臺灣藜果穗脫粒的實際操作,大幅減少人工脫粒的勞力支出;會中農友反應熱絡,提問踴躍,期許能藉此次觀摩會提高臺灣藜產業競爭力。
陳場長信言致詞並說明觀摩會的目的
黃助理研究員子芸講授臺灣藜採收適期判斷與採後調製技術
黃副研究員政龍示範臺灣藜脫粒機操作
與會來賓仔細聆聽講師上課情形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雜糧作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農藝類-其他
延伸閱讀
- 臺南區農情月刊341期-雜糧產業升級 臺南區農改場 引領國內糧食自給新未來113/11/15
- 高粱及玉米栽培初期注意防範蟲害113/10/28
- 雜糧產業升級 臺南區農改場引領國內糧食自給新未來113/10/15
- 療育空間新塑造-多彩無菌水草瓶113/09/12
- 即食夯樹豆,輕鬆好上桌113/09/12
- 對天牛、猴子及天然災害束手無策嗎? 臺東農改場教你好辦法113/08/21
- 農產加工研習班結訓 食安觀念及加工實務技巧再強化113/08/16
- 臺東農改場辦理農產加工研習課程 精進農友加工知能與技術113/08/14
- 技術強化傳承 創意提升價值 臺東農改場於東河鄉辦理「找回原力部落行動學堂」113/07/23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292期-枇杷採收後修剪方法及注意事項113/06/25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
知識家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