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微生物在稻草分解之應用技術
作者:朱盛祺;王志瑄;蔡正賢;
公佈日期:109 年 12 月 23 日
水稻是臺灣地區最重要糧食作物,全國種植面積約26.7 萬公頃,生產138.2 公噸糙米(108 年農業統計年報),亦同時產生約141.3萬公噸的稻草。由於稻草收集及運搬不易,且一、二期稻作間隔短暫,是露天燃燒案發生高峰期,部分農民習慣於稻穀收穫後採最簡便迅速的燒燬方式來處理稻草,但燃燒時的高溫會破壞表土微生物相,且稻草灰造成過多碳酸鉀及氧化鈣,導致土壤酸化及肥力不均情形,並造成該處之水稻植株矮化,開花期提前3 至5天、單株產量少10 至15%,而產生的濃煙及粒狀污染物亦會污染空氣,直接影響民眾健康,容易造成眼睛紅腫、皮膚過敏,甚至引發呼吸道發炎及其他過敏症狀,粒狀污染物停留在肺部引起肺部纖維化或致癌,腦部及神經傷害造成智力發展障礙等嚴重病症。燃燒稻草火勢不易撲滅及控制,可能衍生延燒鄰地農舍、威脅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等涉及公共危險情事。交通要道容易造成煙霧瀰漫影響駕駛人視線,易危害行車安全,引發交通事故,如造成傷亡者,須負上刑事責任。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 植物病原學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 病原拮抗菌與天敵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 植物病理-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雜草 > 雜草-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保護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 > 農產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 > 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空氣污染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環境生態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 微生物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生物技術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發展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機構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