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109年年報-作物改良、栽培技術及產品研發
作者: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公佈日期:110 年 10 月 19 日
為建置水稻生產資料庫,作為生產專家決策系統之參考,藉由水稻遙測技術開發
及找出與田間性狀配適度較高之植生指標,來開發田間生長智能監測技術。利用不同
氮肥施用量及灌溉管理試驗,蒐集臺南11 號株高、分蘗數、產量、產量構成要素及
白米品質等性狀資料,並透過與外部單位合作,建立水分及肥培管理對植體含氮量及
葉綠素含量之影響資料。
試驗結果顯示,不同氮肥施用量對臺南11 號產量及單株穗數方面沒有顯著影響,
且氮肥施用量增加會造成稔實率下降( 表2),白米品質方面,隨著氮肥施用量增加,
粗蛋白質含量有增加之情形,並以340 公斤氮/ 公頃處理組最高,造成食味值降低之
情形( 表3),另外過量的氮肥施用亦會造成田間病蟲害發生增加。不同灌溉管理方式,
對產量沒有顯著影響,但可顯著減少灌溉用水,1 期作可節省約35% 灌溉用水,2 期
作可節省約23.6% 灌溉用水( 表4)。
田間生長智能監測技術方面,完成航高40 公尺之飛行條件建置,並進行不
同生育時期、水分及肥培管理模式下,株高、葉色及綠覆率分析,試驗結果顯示
NDRE(Normalized Difference Red Edge index) 為配適度較佳之植被指數,對植物營養狀
態監測有較好之效果。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農藝種苗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農藝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棗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2期-請農友注意水稻 白葉枯病、稻熱病、紋枯病 之發生與防治114/10/21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2期-創新農業技術推動有機栽培,落實 ESG 跨域合作114/10/21
- 季節交替夜蛾密度升高,豆科雜糧作物防治刻不容緩,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加強防治114/10/16
-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注意水稻白葉枯病、稻熱病、紋枯病之發生與防治114/10/08
- 創新農業技術推動有機栽培,落實ESG跨域合作114/10/01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節水減碳雙效益 臺南場推廣 稻田乾濕灌溉 新技術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成功繁殖之 健康萊豆種子 返贈部落再運用114/09/19
- 改良草莓開花期之栽培技術與品種選育 (第1年/全程1年)114/09/11
- 節水減碳雙效益 臺南場推廣稻田乾濕灌溉新技術114/08/27
-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農情月刊350 號-二期稻作災後盡速排水防範 福壽螺 危害114/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