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桑椹菌核病介紹與防治
							作者:劉東憲
							公佈日期:111 年 11 月 18 日
						
						桑椹是果桑主要產物,可供鮮食、加工或釀造等用途。受桑椹菌核病感染之桑椹,外觀失去鮮果色澤變成灰白色,且桑椹風味變差,造成被感染的桑椹無食用和加工價值。桑椹菌核病據記載由屬於子囊菌的核盤菌科 ( Sclerotiniaceae ) 病原菌所引起,其中以桑實杯盤菌 Ciboria shiraiana ( Henn.) Whetzel 最常見,被該菌感染的桑椹果穗內部可見發黑分生孢子堆,破裂後隨風雨飄散可感染新鮮的花穗, 感染的果實若被風乾會逐漸木乃伊化 ( mummy ),或是果穗逐漸形成深褐黑色的菌核 ( sclerotia ) ,木乃伊化果實或菌核為良好越冬殘存構造,具低溫或是具不良環境抗性,不容易破壞。翌年遇低溫 ( 15℃ ) 潮濕的環境,形成黃褐色杯狀子囊盤 ( apothecium ) 的子實體,並且隨風飄散出大量的子囊孢子,成為花穗的初次感染 源。菌核對藥劑亦具抗性,故防治該病並無推薦用藥,主要防治方式為 (1) 應修剪讓結果枝條保持通風,並保持行株距為間隔 2 m。(2) 修剪的枝葉要破碎移除,不可就地掩埋。(3) 設計土溝促進田間排水。(4) 定期巡視 ,摘除病果與淘汰果。該病發生嚴重田區經 2 - 3 年以上方式清除病菌後,桑椹得病情形均可大幅度減少。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果樹 > 其他果樹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果樹 > 其他果樹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果樹 > 其他果樹-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保護類-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產業數位轉型 就靠智能灌溉與雲市集數位行銷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加工最重要的一哩路 瑞穗鄉農會推廣大樓暨文旦加工廠落成啟用114/09/17
 - 洛神葵疫病病原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鑑定及抗病品種之篩選114/09/01
 - 降低外銷番石榴夏秋季果實罹病率之病害整合管理策略114/09/01
 - 多光譜影像技術用於早期檢測水稻蟲害之研究114/09/01
 - 日本沖繩百香果病毒調查:百香果潛隱病毒的流行、傳播及利用去病毒苗達有效防治114/09/01
 - 溫度驅動動態對東方果實蠅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雙翅目:果實蠅科) 發育與繁殖之探討:蟲害進階管理的見解114/09/01
 - 西方蜜蜂提高抗蜂蟹蟎能力之育種方法114/09/01
 - 植物醫師專欄-改善土壤之田間實作方式114/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