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無人機應用於 偏遠崩塌地植生復育工作及 多光譜影像追蹤植生復育成效
作者:許愷岐;吳芝伶;張信謙
公佈日期:111 年 10 月 05 日
林務局轄內國有林崩塌地多位於集水區上游較偏遠地區,近年來受極端降雨影響,使國有林多處生成深且廣的崩塌地,其自然復育緩慢甚至困難,而這些崩塌地往往位於集水區上游、交通不可及的偏遠山區,以致難以透過傳統人工方法加以復育。為克服偏遠地區及交通可及性低等問題,利用無人機具有高機動性、即時性與較不受地形所限等優勢,且搭載植生附掛系統後具有一定酬載能力,故使用無人機可縮短載運種子路程,節省時間、耗能以及克服大型機具無法前往執行植生復育的問題,成為偏遠崩塌地之植生復育首選解決方案之一。
林務局於2019年委託易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興大學林信輝教授共同研究,評估無人機運用於偏遠崩塌地植生復育之可行性,研究期間蒐集相關國內、外航空植生文獻與探討作為執行研究基礎,以及利用無人
直昇機自主設計研發播種系統進行測試,成功完成3處不同類型之崩塌地植生復育。然而使用粒劑之種子,所選用水土保持草本種子材料,多為外來馴化種,為考量環境生態適宜性,評估以原生草本植生復育之可行性將是另一重要議題。2020—2021年再次進行原生種粒劑可行性評估、研發無人多旋翼機的植生附掛系統,於新的3處崩塌地進行植生播種作業,此外利用無人機搭載多光譜相機持續追蹤前期計畫的播種植生復育成效。透過兩次的計畫評估過程,有關粒劑製作與飛行操作所累積之經驗與操作流程,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國有林偏遠崩塌地,以無人機方式快速的植生復育減少土壤沖刷之情形。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林業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水土保持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114年5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5/05
- 因應資源循環零廢棄之簡易堆肥法114/05/05
- 植醫專欄 如何改善繁星花葉緣焦枯?114/05/05
- 黃斑粗喙椿象生產收集系統授權案簽約儀式114/05/05
- 2025第十九屆台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紀實114/05/01
- 彰化地區作物需水量觀測與研究-以花椰菜為例114/04/29
- 臺灣中部地區水田甲烷排放因子調查114/04/29
- 穩產好幫手!臺南區農改場推三大關鍵技術 助攻設施番茄拚競爭力114/04/28
- 螢火蟲暗夜中的照路人-埔里分場生態調查114/04/24
- 「米食饗宴 生態共融」綠色生活暨研發成果展示開放日11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