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高蛋白大豆新品種~強攻多元產品加工原料市場
作者:陳鐶斌;吳建銘;陳彥樺
公佈日期:112 年 08 月 25 日
文/ 陳鐶斌、吳建銘 圖/ 陳彥樺
大豆是重要的進口雜糧,面對環境變遷與食品產業永續需求,本場歷時7 年,育成秋作高蛋白大豆 台中1 號- 九月豆,該品種蛋白質含量高達40%,並可克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危害,兼具耐候及低投入栽培特性,推廣期間受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及植物肉大廠弘陽食品等3 家技轉業者青睞, 112 年栽培面積可望達到350公頃,可部分取代進口黃豆並減少運輸碳足跡,並持續布局強攻黃豆芽、植物奶、植物肉及發酵類之大豆多元產品原料市場,提升國產食用大豆自給率。
111 年臺灣進口主要雜糧大豆、小麥及玉米約873.8 萬公噸,其中大豆274.6 萬公噸,占31%,僅次於玉米進口量,是重要的進口雜糧。鑒於國內大豆消費需求量極大,為因應中部地區氣候環境特性,以及考量後端多元加工應用,本場歷時7 年育成適合秋作種植、高蛋白質、豐產的大豆新品種 台中1號~ 九月豆 。該品種選育過程採用低投入管理,植株生長勢強耐莖潛蠅,可節省20% 農藥與肥料使用,並提高節水效率20%,另採收期植株可於田間完全乾枯不裂莢,提高烘乾效率10% 及降低調製損耗率5%,另種子具高蛋白質(40%)、低油脂(14.6%) 及籽粒小( 百粒重11 公克) 特性,除可用於豆漿、豆腐、豆皮等一般黃豆製品外,並擴散多元應用於黃豆芽、植物奶、植物肉、發酵類及機能性蛋白脆片等產品。未來期透過開發多元加工產品,持續推廣優質高蛋白國產大豆給予民眾,以消費端拉動契作生產端,逐步擴大栽培面積。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