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苗栗農情月刊第292期-有機水稻防治稻黑椿象搶先機—黑卵蜂釋放技術
							作者:蔡餘慶;吳怡慧
							公佈日期:113 年 03 月 18 日
						
						臺東縣關山鎮一處100公頃有機轉型期水稻田於2021年爆發了稻黑椿象(Scotinophara lurida)的危害,使稻作收成大減。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於受害田間採獲寄生稻黑椿象卵之優勢天敵-黑卵蜂(Telenomus sp.),並由本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建立量產技術,經2023年二個期作連續釋放,並搭配黑殭菌與燈光誘集等綜合防治,成功使該區有機稻恢復往日產量。
黑卵蜂適用於稻黑椿象之「卵期防治」,雌蜂會將卵產於椿象卵內,其幼蟲孵化後會取食卵內組織造成椿象卵死亡;經10-14天羽化出新一代寄生蜂成蟲,繼續於稻田中寄生椿象卵。稻黑椿象配合水稻栽培期一年發生二世代,椿象成蟲通常自較早插秧或鄰山之稻田開始入侵,陸續交尾產卵。最佳防治時期為稻黑椿象產卵初期。以臺東為例,第一、二期作最佳釋放期分別為3月中旬及8中旬,可隔週釋放,連續釋放4-5次。
黑卵蜂以成蟲方式釋放,將含有黑卵蜂蛹之釋放盒置於室內陰涼處(約25度C),待其羽化2-3天後至危害田區打開盒蓋釋放。建議於清晨或傍晚時間,觀察近山邊或早插田區稻黑椿象密度作為釋放依據,釋放量可依椿象為害程度進行現況調整。
稻黑椿象為有機、友善水稻栽培可能遇見之害蟲,建議農友需對稻黑椿象有基本之認識,並定期觀察田間狀況,發生初期即可;立即防治,避免族群之繁衍擴散,有助於確保有機水稻的品質與產量。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農藝類
生產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 MPS花卉永續驗證系統之國際發展暨臺灣花卉產業推動現況報告114/10/23
 - 國際花卉產業動態114/10/23
 -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158號-2025國產花卉永續韌性發展與應用論壇114/10/23
 - 農場見習對農民學院蔬菜栽培管理初階班學員訓練成效之個案研究114/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