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白殭菌於咖啡果小蠹之田間自然感染率及菌株篩選
白殭菌 (Beauveria bassiana) 為目前國外防治咖啡果小蠹 (Hypothenemus hampei) 重要微生物資材,由於我國現行尚無白殭菌商品可供咖啡產業應用,故本研究目的一方面調查此菌於本土咖啡園自然感染率,另一方面收集本土白殭菌菌株,透過分離、鑑定及室內生物檢定,篩選出具防治咖啡果小蠹潛力菌株供製劑開發。研究結果顯示,白殭菌於不同咖啡園自然發生率差異頗大,於雲林縣古坑鄉試區 (粗放栽培),蟲蛀果內咖啡果小蠹雌蟲感染白殭菌比例最高達13.3% (平均3.1%),以3–6 月為白殭菌盛行期,該期間平均70.0% 雌蟲死亡個體皆感染白殭菌。於南投縣仁愛鄉試區 (慣行栽培),白殭菌感染率極低,最高僅4.9% (平均0.6%)。潛力菌株篩選上,已自台中市、南投縣及雲林縣等不同產區採集98 株分離株,並挑選7 株菌株作為候選菌株,經室內培養形態與ITS、Bloc 及EF1 序列分析鑑定後,確認皆屬B. bassiana。各菌株於不同環境溫度下菌絲生長、孢子發芽及對咖啡果小蠹致死能力均存在差異,以分離株B005、B025 及B068 較具耐高溫特性,於32℃下孢子發芽率分別達98%、94% 及88%,其他菌株發芽率則介於30–60%。多數菌株於25℃下致死能力較佳,接種後第7 日前即可達100% 致死率。於32℃高溫環境下各菌株致死能力明顯下降,於接種後第8 日前皆無法達100% 致死率,但仍以分離株B005、B039 及B068 表現較佳,第8 日致死率分別為67%、72%及77%。後續研究將持續菌株篩選,並先行以分離株B068 等耐高溫菌株進行製劑,希冀未來能開發適合台灣防治咖啡果小蠹的本土白殭菌產品,裨益我國咖啡產業發展。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其他有害生物為害與防治
相關檔案下載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2期-------------5.蟲生真菌如何成為害蟲剋星?以本場研發白殭菌為例114/07/23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7期-觀賞花海、認識天敵昆蟲—金針花季本場生防中心開放民眾知性之旅114/07/01
- 苗栗農情月刊第304期-天敵昆蟲與產業交流 攜手共創友善農業!114/03/31
- 花蓮區農情月刊--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來訪 聚焦作物機能篩選及病蟲害安全防治資材研發為未來合作打下堅實基礎-2114/03/14
- 花蓮區農情月刊--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來訪 聚焦作物機能篩選及病蟲害安全防治資材研發為未來合作打下堅實基礎-1114/03/14
- 防治咖啡果實的頭號公敵 茶改場推廣非化學農藥綜合防治技術114/03/05
- 葉蟎天敵:長毛小新綏蟎的田間應用技術114/01/21
- 葉蟎的大胃王天敵——食蟎瓢蟲簡介及其生物防治應用113/12/26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293期-水稻育苗場 請注意秋行軍蟲危害及防治113/12/17
- 添加花粉對外米綴蛾 (Corcyra cephalonica) 產卵量及生活史的影響113/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