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能量與勇氣之豆-樹豆--01
•阿美族的生男之豆
「啊!這邊到處都長滿了樹豆呀!」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阿美族先祖率領族人,從發祥地Cacoraan山,徒步遷徙來到這個滿是樹豆之地,驚訝於土地的豐饒,非常適合居住,於是定居了下來。
定居下來的他們,將此地命名為「馬太鞍」,Fataan(阿美族語的樹豆之意),同時也以此來做為部落的名稱。
樹豆這種營養豐富的作物,台灣很多原住民族都有食用,但唯一一個以樹豆為名的部落,也只有馬太鞍部落了。樹豆對他們來說,情感深刻。
一年的開始 是樹豆
「樹豆之於我,就是語言、就是日常、就是傳承!」馬太鞍部落的柯春伎便深情地形容她與樹豆間的情感聯繫。
的確,樹豆一直都是馬太鞍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通常族人在每年開春一月,第一個播種的就是樹豆,之後才會陸陸續續種植其他作物。「樹豆是春天播種的第一個作物,而我們一整年的耕種,也是以樹豆來做開始的!」
要種樹豆時,Ina們(阿美族語的婆婆媽媽)就全出動了,她們會約好一起種植的時間。
Ina們從不單打獨鬥,十來位左右的部落婦女會自主組成團隊、互相幫忙。她們從田間耕種、採集、編織、交換種子、甚至出遊,全都是一起行動,「她們的生命歷程是交疊在一起的。」柯春伎形容。
而這些種出來的樹豆呢?收成之後,一定也是大家一起共享。
一年的結束 也是樹豆
一年的開始,是樹豆;而一年的結束,也是樹豆。
樹豆的採收期落在11月至隔年2月間,馬太鞍部落通常於12月底陸續採收,剛好跨越過年期間。
在那個冷冽的時節,家家戶戶都會煮上一鍋樹豆湯,老人家以柴火,讓爐子的溫度向上堆疊;掀蓋時,沸騰的蒸氣則四處飄散…柯春伎形容,「鍋內紅褐色湯頭,伴隨已燉熟的紅褐色排骨很是搭配,是我從小吃到大的鹹香滋味~」
除了湯之外,樹豆年糕也是她們家行之有年的傳統,是很具年味的指標。所以每當過年,老人與小孩圍著爐火吃喝談笑時,桌上就會出現甜軟綿密的樹豆年糕,以及鹹香滋味充斥舌尖的樹豆湯,此時的屋子充滿暖意與談笑聲。「樹豆對我來說,美味又幸福,樹豆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作機電
- 無人化自動割草機功能簡介114/10/27
- 農事好幫手~智慧小小兵來也114/09/30
- 坐在樹下乘涼也能遙控的割草機114/09/30
- 坐在樹下乘涼也能遙控的割草機114/09/30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加工最重要的一哩路 瑞穗鄉農會推廣大樓暨文旦加工廠落成啟用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延續地方重要特色農產業 本場研發白頭韭菜省工機械作畦+移植+多功能管理功能更完備!114/07/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芋苗種植機移栽芋頭苗不用再歪腰 本場輔導吉安農友邁入農業自動化114/05/13
- 花蓮區農技報導--白頭韭菜作畦機--03114/05/12
- 花蓮區農技報導--白頭韭菜作畦機--02114/05/12
- 花蓮區農技報導--白頭韭菜作畦機--01114/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