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技報導--白頭韭菜作畦機--03
作者:簡宏諭;李易樺;林宜緯
公佈日期:114 年 05 月 12 日
白頭韭菜作畦機所製作的規格尺寸與傳統作畦尺寸相近,可符合高腳噴藥車的作業需求,田間管理方式與以往相同。其中稍有差異的是種植規格,傳統栽培規格為行距40公分及株距25公分,機械作畦栽培規格為行距35公分、株距25公分。以單畦長度28公尺進行種植數量計算,傳統作畦組種植株數為276株,機械作畦種植株數為336株,種植株數較傳統作畦組增加約20%。後續以相同方式進行管理,並進行單畦產量調查分析。於第一次收割時機械作畦組產量較傳統組增加約180%;第二次收割時增加約17%;第三次收割時增加約24%。試驗成果顯示機械化不僅省工更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結語
白頭韭菜作畦機研發成功得使地方特色作物得以保留且發展,雖稍稍改變作畦方向及模式,但經試驗及研究結果顯示,機械作畦不僅可大幅減少人力與農事成本支出,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方式之下,因機械作畦種植株數多20%,相同面積的產量至少增加17%以上。作畦機械化不僅省工省時,更提高單位產量,達到雙贏。本機已取得智慧財產局新型專利保護(新型第M645842號),並技術授權予「谷林科技有限公司註」量產製造販售,嘉惠農友。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葉菜類 > 葉菜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葉菜類 > 葉菜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作機電
延伸閱讀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加工最重要的一哩路 瑞穗鄉農會推廣大樓暨文旦加工廠落成啟用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延續地方重要特色農產業 本場研發白頭韭菜省工機械作畦+移植+多功能管理功能更完備!114/07/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大同四南坡地農業 種綠肥避連作、保肥力114/06/05
- 花改場--氣溫漸高 慎防青蔥甜菜夜蛾114/06/04
- 花蓮區農情月刊--集思廣益 本場與臺大生農學院實地訪查四南坡地農業共築農業永續發展藍圖114/05/13
- 花蓮區農情月刊--返鄉青農投入水耕青蔥產業 利用科技力量應對傳統農業挑戰114/05/13
- 花蓮區農情月刊--芋苗種植機移栽芋頭苗不用再歪腰 本場輔導吉安農友邁入農業自動化114/05/13
- 花蓮區農技報導--白頭韭菜作畦機--02114/05/12
- 花蓮區農技報導--白頭韭菜作畦機--01114/05/12
- 花改場--逆轉缺工讓吉安韭菜「長長韭韭」11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