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以人工戳孔模擬破損探討半乾青貯膠膜包的保存問題
作者:王紓愍、陳嘉昇
公佈日期:113 年 06 月 24 日
半乾青貯是降低氣候對乾草調製干擾的重要調節手段,但半乾青貯在貯存期間發生膠膜破損的情形非常常見,
且幾乎難以避免。因此,本研究以直徑 90 cm 的中型盤固草膠膜包為材料,進行人工模擬膠膜包破損試驗,測試不
同處理情形下對膠膜包小破孔(<2 mm)損壞的影響,以為現場應用的參考。試驗包括 3 個藥劑處理:對照(無
藥劑)、乙酸及丙酸銨;4 個封孔處理時間:D0、D1、D3 及 D7 分別為戳孔後立即、1 天、3 天及 7 天處理;3 個
貯存時間:戳孔後貯存 42、90 及 231 天,共計進行 16 個盤固草膠膜包。草包於不同貯存時間開封,調查戳孔處是
否劣變或發黴,計算損壞百分率。結果顯示,戳孔膠膜包的損壞程度會因不同處理情況而異,對照組的損壞率高於
乙酸及丙酸銨處理;草包損壞率有隨封孔處理時間及貯存時間延長而增加的趨勢,整體而言,戳孔後愈早封孔愈好,
施用乙酸或丙酸銨再封孔較直接封孔佳,另貯放時間愈長膠膜包損壞的比例愈高。去除損壞部分後,半乾青貯料的
發酵品質仍維持在良好或以上的等級,顯示封孔處理有利於保存。膠膜破損是應用半乾青貯一定會面臨的問題,由
本試驗結果,良好半乾青貯膠膜包,破損即使<2 mm,仍造成盤固草膠膜損壞,及時封孔(1 週内)有助降低損壞。
封孔加藥劑控損能力較佳,重封後應盡早利用,以減少長期貯存損失風險。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臺澳養蜂登記制度與病蟲害監測管制比較114/10/21
- 西方蜜蜂作為微生物製劑載體防治作物病蟲害之應用114/10/21
- 蜂糧及人工發酵花粉的營養價值與應用潛力114/10/21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家蠶育種之國際趨勢114/10/21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水稻剃枝蟲來了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分秘夜蛾114/10/17
- 種出食農「藜」念 臺東農改場於達仁鄉安朔國小辦理臺灣藜主題課程114/10/17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