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與幸福農村推動及展望
農業發展及農村活化過程中,人力資源是最為關鍵的角色,也是臺灣農業永續發展的基石,農業推廣最能影響農村教育性、經濟性及社會性等多功能之重要工作,能有效加速農業升級的政策,在推廣策略上就農村靑少年、靑年農民、農村婦女及高齡者等對象進行分群輔導,重視傳統農村文化及農業知識記錄與傳承,加強人才養成,扶植農村發展主要促進者及參與者具備多元能力,亦能相輔相成並結合跨域資源,強化農業人才競爭力及國人對農業及農村認同感,共同發展在地農村經濟事業,近期亦延伸發展出「食農教育」及「綠色照顧」等重要政策。
食農教育法為我國推動食農教育重要依據,農業部為中央主管機關,需整合政府部門進行跨部會合作,更需要民間團體積極投入食農教育工作,公私協力推動讓國人重視農業的重要性,推動全民食農教育,以達臺灣農業永續之目標。
食農教育相關子法規及行政規則,亦為食農教育推動之重要基石,包含食農教育推動會設置要點,監督與檢討食農教育政策及計畫;國內糧食救助作業要點( 修正)、零飢餓推動要點,讓國人得以取得價格穩定、安全、營養且足夠之糧食;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獎勵辦法,對於具有傑出貢獻之機關( 構)、法人、團體或自然人予以適當獎勵;推行食農教育補助作業原則,鼓勵多元團體投入食農教育;獎勵優先採用在地生產農產品要點,鼓勵政府機關( 構) 優先採用在地生產之農產品;以及食農教育專業人員資格及培訓辦法,強化食農教育專業人員應具備之資格與訓練及其他事項。
此外,積極推動第一期食農教育推動計畫(112-116 年),輔導縣市政府發展地方特色食農教育體系。透過與民間團體共同合作,讓食農教育多元發展,經由食農教育案例蒐集及分享,帶動國人對於食農教育的認同與支持,未來農業部持續透過橫向串聯以及垂直整合,引動民間非營利組織及各公民團體共同推動食農教育,促進全民共同參與。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相關檔案下載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高齡者綠色照顧《食農教育》活動案例介紹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