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技報導--農用雷射驅鳥器--01
前言
鳥類常啄食作物生長初期剛播種的種籽或嫩苗,以及屆收成的作物種子與果實,造成作物損失而收穫不佳。目前有以聲音、圖像、光影或人工威嚇來達到驅鳥之目的,但鳥類通常能快速學習適應固定的方法或者設備,使驅鳥效果不彰,而架設捕鳥網以及放置毒餌並非友善環境及生物的方法,更有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的疑慮。
鳥害防治一直以來都是農民在種植作物上一個無法避免的課題,不管是剛播種的種籽、嫩苗遭啄食而生長勢受阻,或是收穫期屆收成的作物種子、果實,鳥類造成的作物損失率有些甚至能高達50%,嚴重影響農民收益。一般田間常見驅鳥方式可分為阻隔防衛、藥劑驅趕與威嚇驚擾三種,其中阻隔防衛以架設防鳥網或針對果實套袋,優點是確實隔絕鳥害,缺點則為大面積施作費用高且靈活性差;化學驅鳥是常用方式,有登記的化學驅避劑( 如氨茴酸甲酯) 有數十種,但長時間下驅鳥效果不明顯,且會殘留化學物質於作物上;威嚇驚擾為農友最常使用方式,透過觸覺、聽覺與視覺干擾鳥類活動,分別有超音波、無人機與雷射等設備實際應用案例。以雷射驅趕鳥群是目前被證實有效的方法之一,綠色光點在田中移動時,鳥類會將其視為一會動之目標物正在靠近,而感到威脅離開,且高功率雷射也對鳥類的視覺產生不適進而將其驅離,以此達到降低作物損害的目的。
雷射驅鳥原理
經過國內相關研究指出,綠光雷射對於驅離鳥類具有較佳效益,因此,本場農機研究室所研發的驅鳥器,採用低功率的綠光雷射作為驅鳥主要方式,透過農友自行觀察田間害鳥出沒時段設定啟動驅鳥器,以達到較佳的驅鳥效果。此驅鳥器的運作方式為水平旋轉360 度加上垂直擺動25 度,使雷射呈現星芒狀掃射田間來驅離鳥類。因雷射特性為直線性光束,故其架設高度與雷射掃射距離具有對應性,當架設高度為3 公尺時,雷射掃射的距離為25 公尺,有效掃射範圍為直徑50 公尺,亦可適度調整支架傾角改變雷射掃射範圍,架設時須注意植株高度以避免死角,雷射驅鳥器建議架設方式如。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業機電-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 花改場--自然解方、與鵬為伴—有機農田的生態營造與觀察114/10/13
- 文宣-強化韌性 照顧農漁民114/09/30
- 人事異動114/09/30
- 文樂部落常用植物-艾納香小知識114/09/30
- 文宣-獎勵農漁民子女就學金114/09/30
- 花改場--溫室搭建維護及智能設施班結業 增進農友因應氣候變遷能力114/09/17
- 花改場--熱帶性低氣壓(TD09)接近南方海面 請花蓮及宜蘭農友預作防範114/09/17
- 花改場--蘭陽平原永續行動啟動 農業部攜企業共守友善農田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產業數位轉型 就靠智能灌溉與雲市集數位行銷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阿娥又報報 宜花有機農業接軌國際永續114/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