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宜蘭地區藍莓栽培品種初探--01
前言
藍莓(Vaccinium spp.) 為杜鵑花科(Ericaceae) 越橘屬(Vaccinium) 青液果亞屬(Cyanococcus) 的落葉性灌木,原生於北美洲,自1910 年代在紐澤西州始有商業生產,屬於生產歷史相對年輕的果樹作物。近年隨著飲食結構改變,市場需求增加,再加上低需冷性商業品種育成推廣,藍莓生產由北美、歐洲等傳統產區擴展至亞洲、中南美洲等新興產區。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全球藍莓產量在2022 年已從2018 年的82 萬公噸上升至122.9 萬公噸,前五大生產國家為美國、祕魯、智利、加拿大、西班牙。而FAO 統計外的中國,根據國際藍莓組織(International Blueberry Organization,IBO)2022 年產業狀況報告,中國藍莓生產面積達77,641 公頃,產量達525,310 公噸,皆超越美國,是潛在的生產大國。因此藍莓的世界年產量估計約175 萬公頃,且有持續上升趨勢。在臺灣鮮食藍莓進口量值從2018 年(1,057 公噸,3.9 億元(NTD)) 開始迅速攀升,2022 年達到2,743 公噸、7.9 億元(NTD),成長超過200%,顯見消費者對鮮食藍莓接受度高,確有其市場潛力。
臺灣流通藍莓品種繁多,品種選擇為栽培初期難題
隨著鮮食藍莓需求量提升,國內近年陸續有業者及農友投入藍莓生產,初具經濟規模的栽培區域主要集中於西部,且面積有持續擴大趨勢。而在品種方面,目前市面流通的藍莓品種主要可分為北高叢藍莓、南高叢藍莓、兔眼藍莓三類。其中北高叢藍莓為傳統產區栽培品種,但其需冷性較高約需800小時左右,僅適合在高緯度地區栽培,在臺灣生育不佳,多為園藝收藏、趣味賞玩之用。南高叢藍莓為四倍體的北高叢藍莓與兩倍體的Vaccinium darrowii雜交所產生的種間雜交群,因此南高叢藍莓品種間性狀差異大,不過其自V. darrowii所導入的低需冷性拓展了藍莓栽培區域,讓亞熱帶、熱帶藍莓生產成為可能,是新興產區的主要品種。兔眼藍莓(V. ashei)則是起源於美國東南部之六倍體族群(2n=6X=72),具有需冷性低、土壤適應性廣、耐旱性較高、生長勢強等優點,產季較南高叢晚,但由於普遍被認為品質不如高叢藍莓,產業規模有限。由於藍莓品種間遺傳變異度高,除了生長勢、植株形態、生育時期、果實性狀等特性相異外,在地區適應性方面更是眾說紛紜,品種選擇也因此為農友成園或民眾家庭園藝栽培的困擾。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果樹 > 其他果樹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果樹 > 其他果樹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果樹 > 其他果樹-其他
- 花蓮區農業專訊--宜蘭地區藍莓栽培品種初探--02114/03/21
- 花改場--行動學堂教授油茶管理技術 廣受族人熱烈迴響114/03/14
- 花蓮區農業專訊--文旦果園智能灌溉系統之應用--03114/02/26
- 花蓮區農業專訊--文旦果園智能灌溉系統之應用--02114/02/26
- 花蓮區農業專訊--文旦果園智能灌溉系統之應用--01114/02/26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全果利用機械設備再升級 省工效益可達2倍以上113/11/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早收地3年成效越來越厲害 輔導農友數量及推廣面積都倍增更納入35為原民農友、擴大產業效益113/10/25
- 花改場--柚有新法寶!文旦全果皆可應用113/10/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番石榴也要防曬 本場研發日燒預防新型套袋 日燒發生率降低60%、果實 大顆又變甜113/09/25
- 花改場--「柚見早收百分百 好鮮原味作伙來」文旦早收技術成果發表11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