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專訊--花蓮地區陸生藍綠藻的生態特性及栽培管理--01
作者:邱晨;劉思妤
公佈日期:114 年 03 月 21 日
概說
陸生藍綠藻(Nostoc commune) 是一種廣泛分佈於全球各地的藍綠藻,它被發現生長在陸地、淡水和海洋等多種環境中,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原核生物。在臺灣,陸生藍綠藻被稱為「雨來菇」,阿美族則習慣稱它為「情人的眼淚」。陸生藍綠藻在下雨過後會吸水膨脹,形成團塊狀或薄膜狀結構,舉凡柏油路旁、河堤坡上、鄉間小路都有機會發現它的蹤跡。陸生藍綠藻能夠透過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自身可吸收的形式,它還具有耐受極端環境的能力,可適應短時間內劇烈的天氣變化,如暴雨、高溫、乾旱等惡劣環境。近年來,陸生藍綠藻更成為桌上的佳餚,頗受消費者喜愛,尤其是花蓮地區的阿美族,非常喜歡這道大雨過後才會出現的美味,常有自己採集雨來菇的「秘徑」。
花蓮地區陸生藍綠藻採集陸生藍綠藻喜生於排水良好,且有雜草作為遮陰的河堤或路旁,在臺灣主要分布於東部及南部地區。陸生藍綠藻在不同的微氣候條件下生長型態各異,其藻體大小、厚度、彈性、顏色變化甚大,且隨著環境狀況變化而改變。本場於112年在花蓮縣內各地蒐集陸生藍綠藻共9種,包含玉里哈拉灣、新城佳林、玉里大禹、光復馬鞍溪、壽豐志學堤防、瑞穗紅葉溪、花蓮市美崙溪及壽豐下荖溪。源於不同的採集地,陸生藍綠藻的栽培適應性也有所不同,若要進行人工栽培則需經過馴化。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蔬菜作物-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延伸閱讀
- 設施應用於蔬菜生產之思維114/10/27
- 花改場--自然解方、與鵬為伴—有機農田的生態營造與觀察114/10/13
- 文宣-強化韌性 照顧農漁民114/09/30
- 人事異動114/09/30
- 文樂部落常用植物-艾納香小知識114/09/30
- 文宣-獎勵農漁民子女就學金114/09/30
- 茶改場擘劃臺灣精品咖啡新里程 打造從果實到風味的價值鏈114/09/30
- 花改場--熱帶性低氣壓(TD09)接近南方海面 請花蓮及宜蘭農友預作防範114/09/17
- 花改場--蘭陽平原永續行動啟動 農業部攜企業共守友善農田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產業數位轉型 就靠智能灌溉與雲市集數位行銷114/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