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專訊--天空優勢助力天敵防治 無人機施放蜂球技術--02
作者:陳維翰;李易樺;林立;楊大吉
公佈日期:114 年 03 月 21 日
以蟲剋蟲的觀念,用於農業防治害蟲,即為生物防治法。赤眼蜂屬(Trichogramma) 的寄生蜂可寄生在玉米螟、甘蔗螟的卵,因此可應用於玉米、甘蔗和高粱等產業上作為生物防治的天敵。臺灣在40年前即開始以赤眼卵蜂片釘在玉米葉片上防治玉米螟,大規模釋放赤眼卵蜂配合藥劑來進行防治。操作時,大約每隔10公尺需釘一片蜂片,且蜂片需人工在玉米略彎垂葉片之背面中央部位,卵面朝外以釘書機將蜂片釘牢於葉片上,每公頃實際要釘121片,需耗時1至2小時的作業時間。寄生蜂羽化後尋找玉米螟的卵進行寄生,抑制害蟲孵化,在玉米和甘蔗產業上控制害蟲效果良好。
中國文化大學謝佳宏教授於2020年發現赤眼卵蜂也可寄生於秋行軍蟲卵粒,對於秋行軍蟲具有生物防治潛力,於是與本場和臺糖公司合作,進行數場田間試驗,結果也顯示赤眼卵蜂對於秋行軍蟲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農用無人機提升玉米蟲害防治效率
農用無人機的普及,開創了快速且即時防治病蟲害有力工具的新選擇。依據目前技術,農用無人機只能噴灑液態資材及撒佈固態粒狀資材,因此主要用於施用防治藥劑。在玉米蟲害防治應用上,農民大部分應用無人機噴灑一般農藥或生物農藥,節省大面積施藥之人力和時間花費。而藥劑的施用僅為防治害蟲的一環,若農民想以上述方式進行赤眼卵寄生蜂防治,則仍必須以人力花時間於田間手釘蜂片,因此為推廣生物防治應用,本場與文化大學共同朝向省工省時的方向有優化寄生蜂的釋放技術,使農民得以有更省時省力的選擇,以提高天敵應用於農田的機會。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玉米 > 玉米-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業機電-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延伸閱讀
- 文宣-農業經營準備金 青年從農真安心114/08/21
- 文宣-農膜回收三原則114/07/25
- 文宣-鼓勵檢舉非法農藥114/07/25
- 攜手合作 共創農業未來-羅正宗場長關懷農業發展,走訪轄區農會(五)114/07/25
- 花蓮區農情月刊--農業人力團再精進 農師傅分級考試職能更專業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科技賦權地方創生 原鄉農業創新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國家發明創作獎頒獎 農用感知驅鳥裝置獲頒創作獎金牌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賀 本場農業推廣科農經研究室孫正華副研究員 榮獲2025年第49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考試院銓敘部部長、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農業部人事處處長 帶領 農業部人事處及所屬人事機構人事佐理人員來場參訪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賀 本場榮獲台灣農業永續獎 永續農業創新獎金牌--0211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