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節水減碳雙效益 臺南場推廣 稻田乾濕灌溉 新技術
作者:許龍欣
公佈日期:114 年 09 月 19 日
為因應氣候變遷與農業永續的雙重挑戰,水稻栽培技術逐步 邁向「節水」與「減碳」兼顧的新方向。本場發展「稻田乾濕 灌溉」技術,不僅可有效節約用水、提升根系健康,同時大幅 減少甲烷的溫室氣體排放,建立環境友善的低碳栽培新技術。
傳統水稻栽培仰賴長時間淹水灌溉,雖有助於抑制防草,卻 容易造成土壤缺氧,導致根系窒息、生長受阻,甚至引發「窒 息病」,造成葉片黃化、稻穀品質與產量下降。「稻田乾濕灌 溉」改變了長期積水的灌溉方式,讓田區維持濕潤但非持續淹 水狀態,有助於促進根系發展、植株生長健壯,並有效降低病 害風險。
該技術操作簡易,農友僅需在田區設置簡便的水位管,水位 管埋入土下10公分並挖空管內土壤,觀察水位下降至距管底約 5公分時再進行灌溉補水。根據國際碳排模型 (DNDC) 模擬結 果,採行乾濕灌溉的稻田,每公頃可節省約21% (約2,500公噸) 灌溉水量,並可減少32.5%的甲烷排放,兼顧節能減碳與作物健 康,且無論是慣行或有機稻作皆可採用。
「稻田乾濕灌溉」是水稻栽培轉型升級的重要技術之一,不 僅提升作物品質與產量,更可有效因應氣候變遷、水資源減少 與環境保育等挑戰,未來將持續推廣此項友善耕作模式,期望 能為農業生產帶來更多的效益。
【文圖/許龍欣】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水土保持類
延伸閱讀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大蒜生產迎機械化契機!臺南場大蒜一貫化機械觀摩會秀實績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本場轄區產銷班表現亮眼 114年全國十大績優及優良農業產銷班 評選傳捷報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成功繁殖之 健康萊豆種子 返贈部落再運用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荔枝椿象 區域整合防治的推動與實踐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臺南場推動 農業剩餘資材 再利用 創造永續循環農業新典範114/09/19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農業部設置0800天災救助諮詢專線114/09/1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政策宣導~小心 一頁式廣告詐騙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桃園新屋陳俊佑青農攜手酒廠,去化甘藷蟻象蟲害格外品|特色地瓜酒誕生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季食開始-洋菇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轄區青農聯誼會幹部聯繫輔導座談暨青農訓練課程-211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