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病徵:
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呈淡黃色小斑,爾後發展稍為圓形呈黃白色、黃色、紅褐色或黑褐色的角斑,葉背則產生灰黑色黴狀物為其孢囊,本病原菌很少為害果實,罹病株之生育受阻,瓜果品質低劣失去風味。
發生生態:
本菌僅為害瓜類作物,並不會為害其他作物。病原菌可藉種子傳播,亦可在被害莖、葉中形成卵抱子殘存於土中,成為翌年之初次感染源。本病害適宜冷涼潮濕的環境發病,最適發病溫度為16-22℃。而以濕度最為重要,在在適宜溫度及高濕多雨的環境下,傳播迅速,常一發不可收拾,造成流行性病害,在台灣平地栽培以春至秋季較易發病。
防治:
1. 避免連作,減少感染源。
2. 保持良好排水與通風,並拔除及燒毀病株。
3. 好發病季節前半個月或一個月前,開始每半個月噴灑亞磷酸1000倍數次(須以等重量之氫氧化鉀中和酸鹼度至PH6-7)。
4. 初發病時,噴灑下列藥劑之一。23.6%百克敏乳劑(Pyraclostrobin) 3000倍,9.4%賽座滅水懸劑(Cyazofamid) 3000倍,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Dimethomorph) 3000倍,52.5%凡殺克絕水分散性粒劑(Famoxadone +Cymoxanil) 2500倍,39.5%普拔克溶液(Propamocarbhydrochloride) 400倍或《植物保護手冊》所推荐的其他藥劑,交替使用。
相關照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6%
我喜歡:34%
很實用:3%
夠新奇:3%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豬(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23
GOOD

菜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23
GOOD

阿秀(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23
good

阿倫(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23
good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23
good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23
Thank

油膩(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0/10
不錯

羅*珍(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0/10
真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5/11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