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4
採集天然魚苗方法,隨各地而不同,一般使用手網、叉手網、小形地曳網等。另外,近來也有利用夜間燈火誘集者,及使用動力船兩側曳網採集者,最後一法雖然機動性快,捕獲率高,但易使魚苗受傷。
目前世界各地養殖用魚苗99%多係仰賴天然魚苗,因採集魚苗操作方法尚不理想,由海中捕撈後,放養於魚塭前活存率僅為30%以下,放養後活存率又為50%以下,所以全期存活率可謂相當低,將來若能改善而提高存活率,則養殖所需種苗尾數,尚可大部分仰賴天然魚苗,否則勢必轉而求於人工繁殖者。
一般而言,體長30公厘以下的烏魚苗,嗜食動物性浮游生物,游泳能力不強,又有群游現象,極易於河口撈捕,但頗易受傷,存活率因而減低。30公厘以上烏魚苗,游泳速率強,不易撈捕,此期主食底棲性小型甲殼類如Amphipoda、Copepoda。50公厘以上的,則隨發育過程食性轉變,嗜食附著性藻類植物性餌料,而其消化管形狀也有所變化,因此,養殖時必需注意這些食性特點。另外,飼育水由海水慢慢淡化為半淡鹹水,則可適度提高存活率。
目前世界各地養殖用魚苗99%多係仰賴天然魚苗,因採集魚苗操作方法尚不理想,由海中捕撈後,放養於魚塭前活存率僅為30%以下,放養後活存率又為50%以下,所以全期存活率可謂相當低,將來若能改善而提高存活率,則養殖所需種苗尾數,尚可大部分仰賴天然魚苗,否則勢必轉而求於人工繁殖者。
一般而言,體長30公厘以下的烏魚苗,嗜食動物性浮游生物,游泳能力不強,又有群游現象,極易於河口撈捕,但頗易受傷,存活率因而減低。30公厘以上烏魚苗,游泳速率強,不易撈捕,此期主食底棲性小型甲殼類如Amphipoda、Copepoda。50公厘以上的,則隨發育過程食性轉變,嗜食附著性藻類植物性餌料,而其消化管形狀也有所變化,因此,養殖時必需注意這些食性特點。另外,飼育水由海水慢慢淡化為半淡鹹水,則可適度提高存活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8%
我喜歡:17%
很實用:12%
夠新奇:1%
普普啦:1%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b663622(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6/03
good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4/11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