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位處熱帶與亞熱帶之間,周圍海域又有黑潮流經,沿近海的環境大都適合珊瑚生長,因此只要有硬底質的地方,大都有珊瑚分布。除了西部沿海沙質海域不適合珊瑚著生外,台灣南部、北部、東部和各離島的沿岸海域都可以見到珊瑚。不過並非有珊瑚分布的地方,就一定有珊瑚礁發育,珊瑚礁必須在建造作用大於破壞作用的環境下才有機會形成。由於台灣沿海的環境條件並不相同,因此,珊瑚的生長和珊瑚礁的發育程度也不一致。台灣南部的恆春半島、綠島、蘭嶼和小琉球的沿岸,是珊瑚礁發育較佳的海域,而東部、東北部及澎湖群島的沿岸海域則僅有零星的珊瑚礁分布
(請參考: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陳昭倫 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戴昌鳳教授 、台灣珊瑚礁地圖(上)(下))。
※北部及東部沿海
北部沿海從淡水河口北方起,經石門、野柳、金山、基隆、澳底到三貂角,這片海域的底質大都為砂岩或頁岩,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期間,海蝕作用強,沉積物較多,且水溫較低,限制珊瑚的生長,僅有零星的珊瑚礁發育。珊瑚群聚主要分布在富貴角、野柳、和平島、基隆嶼、鼻頭角、龍洞、澳底和卯澳附近,石珊瑚種類約有40屬100種。
東部沿海從宜蘭縣到台東縣沿岸,大都為陡峭的沿石海岸,沿岸海水清澈溫暖,但海流較強,冬季也有東北季風,因此,不同地區的珊瑚生長情況有相當大的差異。珊瑚生長較佳的海域在蘇澳、龜庵、石梯坪、三仙台附近沿海,這些地且有珊瑚礁形成,珊瑚以菊珊瑚和微孔珊瑚為主,分支形的珊瑚次之,約有50屬150種。
※南部沿海
南部恆春半島沿海是台灣本島珊瑚生長最佳的地區,沿岸有發達隆起的珊瑚礁,海底則有生機旺盛的現生珊瑚礁,構成美麗的海底景觀,成為墾丁國家公園的重要資源。此海域的珊瑚礁屬於裙礁,珊瑚種類多達62屬250種以上。
※離島
澎湖群島由64個大小不等的島嶼所構成,沿岸的底質主要為玄武岩,水淺、坡度平緩,因此珊瑚生長旺盛,尤其是在目斗嶼、吉貝嶼、姑婆嶼等北部海域,石珊瑚種類約有50屬150種,軟珊瑚的種類和數量較少。
小琉球與是由珊瑚礁構成的島嶼,沿岸被隆起的珊瑚礁圍繞著,水深30公尺以內的海域大都有珊瑚生長,其中又以5-15公尺間生長情況最佳,石珊瑚約有50屬180種,軟珊瑚的數量和種類亦較多。
綠島和蘭嶼位台灣本島的東南方,都是火山島,也都位於黑潮流域,沿岸水質清澈,水溫世圯,珊瑚生長非常茂盛,沿岸都有發達的珊瑚礁分布,造礁珊瑚的種類和生物量都很豐富,約有60屬250種以上,軟珊瑚的種類也很多。
珊瑚礁在南海的分布也很廣,東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都是珊瑚礁島嶼,周圍海域有發達的珊瑚礁生態系,由於這些島與位於熱帶地區,加上人為干擾較少,因此這裡的珊瑚生長非常茂盛,估計珊瑚種類應有300種以上。
(參考資料 : 戴昌鳳 .2011. 台灣珊瑚礁地圖(上)(下).天下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