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發現的可作用於鈉離子通道的芋螺毒素主要有3種:μ - , μ O- 及 δ- 芋螺毒素。
μ- conotoxin 是作用於鈉離子通道 Site I 的胜肽毒素。曾有學者探討過芋螺毒素μ –GIIIA、GIIIB、PIIIA 和 SmIIIA等作用。舉例來說,研究發現,μ -GIIIA 具有很強的專一性,選擇性作用於骨骼肌鈉離子通道。GIIIA 通過結合鈉離子通道的結合點,從而與河豚毒競爭Site I,兩者的作用點有重疊但並不完全相同。與 GIIIA 不同的是, PIIIA 既可以不可逆阻斷兩棲動物肌肉型鈉離子通道,又可以作用於哺乳動物神經型鈉離子通道 Nav 1.2,因此又可作為對鈉離子通道亞型進一步的鑑定工具。
與 μ-conotoxin 不同的是,μO- 和 δ- 芋螺毒素均屬於 O-superfamily,其分子內三對雙硫鍵呈 ICK motif (Inhibitor Cysteine Knot motif),這與作用於鈣離子通道的 ω- conotoxin 結構相同。儘管這兩類毒素具有十分相似的結構,但是其功能卻明顯的不同。
McIntosh 及 Terlau 等學者在1995年及1996年時所發現的 μO- 芋螺毒素有 MrVIA 和 MVIB 等,它們能阻斷軟體動物神經元上的鈉離子通道,MrVIA 甚至還能阻斷老鼠大腦神經元上的鈉離子通道。
而 δ- 芋螺毒素則是一種興奮性毒素,可以延遲電壓敏感的鈉離子通道的去極化,首先從芋螺毒素分離純化得到的興奮性毒素是 GmVIA,其則是作用於軟體動物神經元上的鈉離子通道。
從食魚芋螺的 PVIA 能夠選擇性的作用於脊椎動物神經元鈉離子通道。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0%
我喜歡:22%
很實用:4%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陳*智(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1/08
好

陳*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1/08
好

油膩(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26
不錯

羅*珍(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26
真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4/27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