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葉蹣 
					(Carmine spider mite) 
					學名: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38頁。台中。229頁。) 生態習性:一年發生二十餘代,發育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完成一世代所需的天數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平均氣溫在26~28℃相對濕度在53~59%時,完成一世代僅需7天,活動溫度範圍在7~42℃,最適溫度為25~30℃,最適相對濕度在35~55%。每雌產卵量為50~150粒,最多可達700粒。蹣體小活動於毛豆之間,藥液被豆絨毛擋住不易觸其身,因而導致施藥操作困難,又因其世代生活史短,繁殖力強,當一種藥劑經年使用後容易產生抗藥性,故需要多種農藥防治。
 形態:   
                       
						
							| 
							
							卵: | 
							
							圓形,淡黃色有光澤。直徑約0.15公厘。 |  
							| 
							
							幼蹣: | 
							
							淡黃白色,形態似成蟲但微小,腳有3對。 |  
							| 
							
							若蹣: | 
							
							淡黃褐色,形態似成蟲。 |  
							| 
							
							雌成蹣: | 
							
							赤紅色或暗紅色,身體背方看來有數個黑色斑點,是消化道的內容物。體形橢圓,外觀上與神澤氏葉蹣相似,唯本葉蹣之觸肢端感器長約二倍於寬,背感器梭形,與端感器近於等長,與神澤氏葉蹣稍有差異。 |  
							| 
							
							雄成蹣: | 
							
							交尾器彎向背面形成端垂,其近側突起尖利或稍圓,遠側突起尖利。 |  
					
					(陳文雄、張煥英。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305-306頁。葉瑩編。) 危害狀:成蹣及若蹣均危害植株之葉背,尤以老熟葉片上之密度較高,以口器刺吸汁液,溫度較高且乾燥季節危害較嚴重,被害葉葉綠素消失,出現灰白色微小白斑,密度高時可導致葉片黃化及脫落,甚至廢耕。高溫乾燥季節發生較嚴重。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38頁。台中。229頁。)
					 
					
					(陳明昭、陳東鐘。1999。豆菜類-毛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60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防治方法:      
                              
                       
						
							| 
							
							一、 | 
							
							葉蹣多產卵棲息活動於葉背,因此噴藥時應將藥液均勻噴至葉背,且霧粒要細,用水量要足。另為避免抗藥性之發生,藥劑應輪流使用。(劉達修、羅幹成。1995。台灣花卉害蹣彩色圖說,第29頁。)
 |  
							| 
							
							二、 | 
							
							藥劑防治: |  
							|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 
									
									2%阿巴汀乳劑 
									
									(Abamectin) | 
									
									0.5公斤 | 
									
									2,000 | 
									
									  | 
									
									採收前15天停止施藥。 
									
									*阿巴汀為限制登記使用農藥,不接受擴大作物範圍申請。 |  
									| 
									
									(陳明昭、陳東鐘。1999。豆菜類-毛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41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 
							  |  
							| 
							  |  
							|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 
									
									18.5%大克蹣可濕性粉劑 
									
									(Dicofol) | 
									
									  | 
									
									500 | 
									
									豆類開始採收前施藥。 | 
									
									  |  
									| 
									
									35%芬佈克蹣可濕性粉劑 
									
									(Febutatin oxide+ Dicofol) | 
									
									2公斤 | 
									
									500 | 
									
									葉蹣發生時施藥,7至10天後再施藥一次。 | 
									
									1.本藥劑試驗時加展著劑Bivert 
									4,000倍。 
									
									2.採收前7天停止施藥。 |  
									| 
									
									35%大克蹣可濕性粉劑 
									
									(Dicofol) | 
									
									  | 
									
									950 | 
									
									豆類開始採收前施藥。 | 
									
									  |  
									|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38頁。台中。229頁。) |  |  
							| 
							
							三、 | 
							
							除推薦之防治藥劑外,偶而噴施尿素200倍、醋200倍或某些魚製品副產物之植物營養液於葉背亦有佳效,唯應注意是否有藥害情形。(劉達修、羅幹成。1995。台灣花卉害蹣彩色圖說,第29頁。)
 |  
							| 
							
							四、 | 
							
							應於冬季剪枝及除草時去除不必要的枝條及雜草,所剪除的枝條及雜草應迅速清離園區,不可堆放於園內。(劉達修、羅幹成。1995。台灣花卉害蹣彩色圖說,第29頁。)
 |  
							| 
							
							五、 | 
							
							天敵方面: |  
							| 
							  | 
							
							(一).   | 
							
							真菌類:蟲霉目中之Entomopthora、Cladosporium、Hirsutella等屬在高濕高溫環境下蔓延甚速,對葉蹣具有強大之抑制作用。 |  
							| 
							  | 
							
							(二).   | 
							
							捕植蹣天敵: |  
							| 
							  | 
							  | 
							
							1.    | 
							
							捕植蹣:法拉西斯捕植蹣、加州捕植蹣、溫氏捕植蹣、智利捕植蹣。 |  
							| 
							  | 
							  | 
							
							2.    | 
							
							草蛉:基徵草蛉、安平草蛉。 |  
							| 
							  | 
							  | 
							
							3.    | 
							
							瓢蟲:羅氏小黑瓢蟲。 |  
							| 
							  | 
							  | 
							
							4.    | 
							
							薊馬:六點薊馬、四點薊馬。 |  
							| 
							  | 
							  | 
							
							5.    | 
							
							隱翅蟲:小黑隱翅蟲。 |  
							| 
							  | 
							  | 
							
							6.    | 
							
							癭蠅:西方癭蠅。 |  
							| 
							  | 
							  | 
							
							7.    | 
							
							花樁象:小黑花樁象。 |  
							| 
							  | 
							  | 
							
							(劉達修、羅幹成。1995。台灣花卉害蹣彩色圖說,第3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