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蠅類 根潛蠅  
					
					(Soybean root miner)學名:Melanagromyza centrosematis 
					Kato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103頁。台中。412頁。) 生態習性:年發生15~16世代,各蟲期周年均可發現而以夏作生育初期(15~20天)危害較嚴重。本蟲完成一世代除在冬季需歷時一個月左右外,其他時間則僅需三星期,其中卵期約為2~3天,幼蟲期9~12天,蛹期5~7天,成蟲壽命3~6天。老熟幼蟲在根際危害部位化蛹。
 
					
					(陳文雄、張煥英。1995。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306頁。葉瑩編。)                  
                       形態:   
                       
                        
                          | 卵: | 長卵形,初乳白色,後變褐色,長約0.3公厘。 |  
                          | 幼蟲: | 乳白色半透明,長圓錐形蛆狀,體長約為3.5公厘。 |  
                          | 蛹: | 黃褐色圓桶狀,長約2.5公厘。 |  
                          | 成蟲: | 全身黑色,且有金屬光澤,體長約2.5公厘。 |  
						
						(陳文雄、張煥英。1995。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306頁。葉瑩編。) 
					
					危害狀:(陳文雄、張煥英。1995。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306-307頁。葉瑩編。)成蟲喜在幼株上活動,於夏作大豆出土後約一星期,本葉剛展開後就開始在嫩葉上為害,產卵於子葉組織內。孵化幼蟲先在子葉內蛀食,約2天後沿葉柄至基部蛀入莖表皮內,並向下取食潛行至根際繼續為害主根。表皮因形成層被害而阻礙營養及水分之輸送而枯萎。老熟幼蟲在根際為害部位化蛹。
 被害植株生長停止,葉片變黃。如連續乾旱或強烈陽光下則全株枯萎或枯死,被害狀常被誤認為立枯病,若拔起植株,在根際部發現局部褐變、腫脹、表皮破裂或腐爛並可發現幼蟲或蛹蟲。
 
					莖潛蠅  
					
					(Soybean stem miner)學名:Melanagromyza sojae 
					(Zehntner)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103頁。台中。412頁。) 生態習性:年發生15~16世代,各蟲期周年均可發現而以春及秋季發生密度較高。夏季卵期約2天,幼蟲期與蛹期各約10天。成蟲習性及產卵狀況與根潛蠅相似。各蟲期發育所需時間與根潛蠅近似。
 
					
					(陳文雄、張煥英。1995。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307頁。葉瑩編。) 形態:   
                       
                        
                          | 卵: | 長卵形,乳白色,長約0.35公厘。 |  
                          | 幼蟲: | 乳白色半透明,較根潛蠅為細長,體長約為4公厘。 |  
                          | 蛹: | 黃褐色圓桶狀,長約3公厘。 |  
                          | 成蟲: | 全身黑色,且有金屬光澤,體長約2.5公厘。 |  
						
						(陳文雄、張煥英。1995。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307頁。葉瑩編。) 危害狀:被害株初期外觀並無徵狀,常不易發現,約在1個月後毛豆生長緩慢,似營養不良,莖部硬化,如拔起植株剖開莖部,可發現幼蟲在髓部為害狀,並向下潛食至地下莖部,被害株嚴重者植株枯萎。老熟幼蟲在莖內化蛹,幼蟲化蛹前自莖內向外鑽孔以為羽化後之出口。
 
					
					(陳文雄、張煥英。1995。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307頁。葉瑩編。)       
                       防治方法:     
                             
                       
						
							| 
							
							一、 | 
							
							利用蠅類對顏色的偏好性,施放黃色黏紙,每2~5
							公尺放一張,以黏殺蠅類。 |  
							| 
							
							(陳明昭、陳東鐘。1999。豆菜類-毛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60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二、 | 
							
							藥劑防治: |  
							|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 
									
									3%加保扶粒劑 
									
									(Carbofuran) | 
									
									40公斤 | 
									
									  | 
									
									種植前施藥於溝畦中,僅施藥一次。 | 
									
									藥劑與肥料混合均勻,施於播種溝,覆土1至3公分後播種大豆,以防除莖潛蠅。 |  
									| 
									
									10%托福松粒劑 
									
									(Terbufos) | 
									
									20公斤 | 
									
									  | 
									
									種植前施藥於溝畦中,僅施藥一次。 | 
									
									防除莖潛蠅。 |  
									| 
									
									50%歐滅松溶液 
									
									(Omethoate) | 
									
									1公升 | 
									
									1000 | 
									
									萌芽出土後開始施藥,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四次。 | 
									
									1.防除莖潛蠅及根潛蠅。 
									
									2.採收錢60天停止施藥。 |  |  
							| 
							  |  
							| 
							  |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106頁。台中。412頁。) |  
                        
                          
                            |  |  |  |  
                            | 莖潛蠅危害狀 |  |  |  
                            | (陳明昭、陳東鐘,1997,蔬菜病蟲害防治專輯豆5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