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膠病(citrus gummosis other than Phytophthora
引起柑桔流膠之原因甚多,病原菌之危害與生理因素均可能造成柑桔之樹幹與枝條大量流膠。在本省,除疫病菌外,早年曾記錄Botrytis
cinerea, Fusarium ramulicolum , Diplodia
oospora,
Phomopsis sp.,
與
Rhizoctonia sp.等菌亦會引起柑桔之流膠,但均未經過正式之病原性測定手續,未完成柯霍氏法則。生理因素則包括︰水患、施肥不當、昆蟲蛀食與啃食、機械傷害、及誤用化學藥劑,均可能直接誘發流膠病,或加重流膠病之病勢進展。而生理失調之柑桔,植株變得異常衰弱,病原菌易於侵入而誘發病害,亦是柑桔流膠之另一主因。
病徵:
本省柑桔類中,經常發現樹勢衰弱之柚類或檸檬的樹幹有嚴重之流膠現象,尤其是
1978-1980 年連續數度颱風來襲;豪雨導致麻豆地區之果園嚴重積水,造成文旦樹大量死亡。果樹在死亡前,或果園中倖存之文旦樹的樹幹均會大量流膠,樹皮疣狀突起,滲出褐色膠狀物質。在垂死或已經死亡之果樹樹幹基部或裸露之根部,有時,也會長出一些多孔菌的子實體。
肥傷、藥害、其他病原菌誘發之流膠病徵與疫病菌引起之裾腐病病徵有相當差異。裾腐病多發生於地際部位,縱向蔓延較快,罹病色變組織連成一大片,並有特殊之霉腥氣味。
發病生態:
檸檬與柚類易發生流膠情形。依據國外報導,乾旱、水患、營養失調、昆蟲蛀食與啃食,機械傷害,及誤用化學藥劑,均可能直接誘發流膠病,或加重流膠病之病勢進展。而柑桔生理失調後,植株變得異常衰弱,病原菌易於侵入而誘發病害,亦是柑桔流膠之另一主因。世界著名之葡萄柚
Rio Grando gummosis,雖然可能與多種病原菌有關連,但病菌需由傷口或受寒害等衰弱部位侵入。有時流膠病為根系腐敗之二次徵兆,或植株死亡之前兆。
病害防治:
妥善管理果園,注意施肥、灌溉、排水及修剪,使樹勢強壯,增強抵抗性。切勿使用未發酵完成之有機堆肥,尤其是堆積於根頭部位,易灼傷樹根,造成流膠與死亡。發病嚴重時,以利刀切除患部,再用柏油塗刷表面,以保護樹幹。
(安寶貞提供)
|
|
|
麻豆文旦因施肥不當導致樹幹流膠
(安寶貞提供) |
|
檸檬樹幹因施藥不當而流膠
(安寶貞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