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猝倒病
白粉病
立枯病
地衣
赤衣病
果實青、綠黴病
油斑病
芽葉疫病
南美立枯病
流膠病
炭疽病
缺硼
缺錳
缺鎂
黑星病
黑點病
煤煙病
蒂腐病
腐敗病
裾腐病
潰瘍病
瘡痂病
線蟲病
褐腐病
藻斑病
鱗砧病
根腐病
破葉病
根腐線蟲
黃龍病 |
黑星病(Citrus
Black Spot)
病原菌:
Guignardia
citricarpa (McAlpine) Kiely
(有性世代,子囊菌)
Phyllostictina
citricarpa (McAlpine) Petrak
(無性世代)
黑星病是柑橘重要病害之一。雖然黑星病菌不會為害果肉,但嚴重影響果實售價。往年,臺灣自4月至8月至少要噴藥6-10次以上的黑星病防治藥劑,後來“應用混合夏油乙的方法”研發成功後,每年僅須噴藥2-4次,即可得到滿意的防治效果。
病 徵:
主要為害果實,葉片及枝條也會被感染,但不容易發現病徵。本病為潛伏感染病害,病菌侵入柑橘組織後,一般不立即出現病徵,直到果實快成熟貨貯藏時期才出現病斑。在將成熟的果實上,病斑初呈圓形,略凹陷,淡紅或淡褐色,約1-2mm。病斑周圍較早變黃。病斑逐漸擴張為不規則圓形,紅色或褐色,約3-4mm。其中央部褪色為灰褐色,並產生細小黑點的柄子殼。發生嚴重時,許多病斑密集在一起,形成大病斑。
在果實上的病斑主要分成四類(11),即硬斑(hard spot)、小斑點(freckle)、腐敗斑(virulent
spot)及擬黑點病斑〔fales melanose(speckled blatch)。硬斑為最典型病斑,主要出現在轉色的成熟果實,病斑由暗褐色環圈所包圍,其外圍仍保留綠色組織;硬斑有時亦會出現在未轉色的綠果上,此時圍繞病斑周圍的組織轉黃。小斑點為一種小形紅褐色斑點,在果實成熟轉色後出現,有時會癒合成大斑點。腐敗斑主要在採收後之果實出現,當溫度升高時,偶而會出現在未採收的成熟果實上,病徵為紅磚色至紅褐色壞疽凹陷的斑點,病斑周圍無明顯的界限,病斑上可產生大量的柄子器。擬黑點病斑主要出現在未成熟果實,當開花後連續5-6個月高溫,會出現此種表生稍隆起病斑,有時有流膠現象,有時亦會發展成硬斑。
病 原 菌:
(一) |
名稱及分類地位 |
|
學名:有性世代為Guignardia citricarpa (McAlpine) Kiely
無性世代為Phyllostictina citricarpa (McAlpine)
Petrak
分類地位:
Class:Ascomycetes
(子囊菌綱)
Order:Dothideales (座囊菌目)
Family:Dothideaceae (座囊菌科)
Genus:Guignardia (球座菌屬) |
(二) |
分布 |
|
東南亞、非洲、澳洲、巴西、阿根廷。 |
(三) |
寄主 |
|
柑橘類(Citrus spp.)。 |
(四) |
形態 |
|
無性世代:柄子殼及精子器表生,黑色,球形或扁球形,大小89-87×98-110 μm;柄孢子無色單孢,內有數個油粒,圓形或卵圓形,大小7.0-10.5×7.0-7.5
μm。精孢子無色、桿狀,兩端稍膨大含一油球,大小6.0-8.5×1.8-2.5 μm。
有性世代:子囊殼形成於枯葉上,通常日照面容易形成,球形或扁球形、黑色,大小88-123×94-140 μm,平均105×123
μm。子囊棍棒狀,吸水後則成圓筒狀,大小50-80×12-15 μm,內有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近似紡錘狀,兩端各有半月形小附胞,中央向兩旁鼓起來,無色單胞,大小14.0-17.0×7.0-8.5
μm。 |
(五) |
診斷技術 |
|
柑橘黑星病的外觀病徵極易辨識。病斑中央凹陷褪色部產生細小黑點,為病菌的柄子殼,可切片直接鏡檢,藉以正確診斷病害。 |
(六) |
生活史 |
|
本病菌主要存活於枯葉上,在落葉上形成子囊孢子,為初次感染源,侵染幼果。子囊孢子在子囊殼內時,耐乾旱力頗強,成熟後置於乾燥狀況下2個月後,發芽率尚有50%。子囊及子囊孢子吸水膨脹後,可將子囊孢子由子囊殼開口彈出。子囊孢子附著果實發芽後,形成附著器與侵入針,潛伏於組織內,等果實近成熟期時,再生長菌絲,於細胞間蔓延,誘發病害。而被侵染的葉片,掉落地面後,病葉中的病菌成為翌年的感染源。 |
發生生態:
柳橙、檸檬及其他甜橙最容易發病,椪柑次之,桶柑與柚類再次之。在柑橘枯葉上形成的子囊孢子,是主要感染源。枯葉上子囊殼內的子囊孢子成熟後,吸收雨水或露水,由子囊殼內放射出來。子囊孢子隨風飄至果皮或葉表上,發芽形成吸著器,緊附在寄主上表皮。再以感染釘直接穿透,潛伏在上表皮蠟和表皮細胞中間,不再繼續擴展。直到果實將成熟轉色時,或採收後貯藏期間,才顯現病斑。如有油斑病病菌複合感染,會提早出現混合型油脂狀病斑。
本病菌在4月初,柑橘謝花結小果時就會被感染。但5月下旬或6月中旬以後,開始普遍感染,在中、北部,7月及8月是受感染主要時期。子囊孢子感染果實的時期及量的多少,受地區(南部較早)、氣象因子(溫度、濕度、雨量、雨天數)及落地枯葉狀況的影響,而大有差異。
掉落在地面的柑橘罹病枯葉,如遇適當水分及溫度(20-30℃),30-60天就能形成子囊孢子。5-9月的氣溫適中(25-30℃)、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適合黑星病菌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的放射,主要靠雨水。臺灣地區雨季在4-10月間,子囊孢子的釋放集中於5月下旬至9月底,7月的果實感染率通常達到最高峰。
子囊殼的形成、發育以及子囊孢子的釋放,受多種氣象因子支配。低溫與過分潮濕的環境不利於形成子囊殼,氣溫在20℃以下、月雨天數在15天以上及月雨量250
mm以上時,子囊殼的形成及發育均不良。而溫度21-28℃、月雨天數14天以下及月雨量在50-110
mm之間,最適合子囊殼發育。子囊殼釋放子囊孢子與雨水有密切關係。大量子囊孢子之釋放多緊跟在下雨之後,但孢子放射量與雨量無關。含有成熟子囊殼的枯葉,在下雨0.5-1.5小時,或浸水20-140分鐘後,就開始放射子囊孢子,以第一天的放射量最多,到第九天仍會放射。露水亦可能促進子囊孢子放射。
樹齡愈大,發病率愈高,樹齡在5年以下者,不容易發病。樹勢衰弱者發病率愈高。同時間採集的果實,著色程度及成熟度愈高,愈容易出現病斑。果實發育達到某一程度時,對本病菌產生「成熟抵抗性」,椪柑果實在8月中旬以後,即使有本病菌附著,也不容易侵入感染。因此,9月以後不必噴藥防治。
採果後貯藏室溫度在20℃以上,病斑數增加快。尤其在28-32℃下放置6天後,有4%果實上的小病斑會癒合而呈腐敗型或黑斑狀病斑。隨著貯藏期間延長,腐敗型病斑會逐漸增加。
防治方法
一、 |
育成健康樹:有根腐、立枯病或管理不當的衰弱樹,容易發病。適當的整枝修剪、維持旺盛樹勢、施藥時藥液分布均勻,均能抑制病菌,降低發病程度。此外,配合草生栽培,使園地維持適當濕度,讓落葉迅速腐爛,亦能減少子囊孢子釋放的機會。 |
二、 |
果實採收後應貯藏在20℃以下,以抑制潛伏感染的病斑出現。 |
三、 |
藥劑防治:考慮往年發病程度、年下雨天數及雨量,而決定開始施藥的時期。6-8月是施藥主要適期。如果,5月及6月下雨很少,可省略6月份的施藥。還沒有推薦免賴得或鋅錳乃浦混合夏油乙(友村796)的防治方法之前,自4月至8月至少噴藥6-10次以上。目前,應用混合夏油乙的方法,僅噴藥2次(7及8月)或3次(6、7及8月),就可得滿意的防治效果。
可使用如下藥劑: |
|
1. |
80%鋅錳乃浦W.P.(可濕性粉劑)(Mancozeb) 500倍。 |
|
2. |
70%甲基鋅乃浦W.P.(Propineb) 500倍。 |
|
3. |
50%免賴得W.P.(Benomyl) 3,000倍。 |
|
4. |
75%四氯異苯睛W.P.(Chlorothalonil) 500倍。 |
|
5. |
70%睛硫醌W.P.(Dithianon)1,000倍。 |
|
6. |
50%免賴得W.P.4,000倍,混合夏油乙(Benomyl+Summer oil)2,000倍。 |
|
7. |
5月及6月各施用甲配方1次,7及8月各施用乙配方1次(7,8)。
甲配方:80%鋅錳乃浦W.P.650倍,混合夏油乙(Mancozeb+Summer
oil)200倍(或香蕉用礦物油200倍加展著劑出來通X-114之3,000倍)。
乙配方:50%免賴得W.P.4,000倍,混合夏油乙200倍(或香蕉用礦物油200倍加展著劑出來通X-114之3,000倍)。
夏油乙不可以混合睛硫醌、波爾多液及錫蟎丹,混合會引起果皮藥害。夏油乙可以和大滅松、納乃得、馬拉松混合使用,但在夏天絕不可以使用90%夏油乙,否則會發生嚴重藥害。
殺菌劑(免賴得、鋅錳乃浦)混合夏油乙的理由,是藉用油劑加強殺菌劑對果皮內的滲透及殺菌能力,故可以在果實感染病菌以後施用,而減少施藥次數。5-6月間,果實尚小時使用夏油乙,會引起果皮上輕微變色(濕潤狀濃綠色斑點),但經過1個月後會消失。 |
參考文獻:
1. |
李永松、黃秋雄。1973。氣象因子與柑橘黑星病病原菌子囊殼之發育及子囊孢子釋放之關係。中華農業研究22:135-144。 |
2. |
李英敏。1976。柑橘黑星病之研究。臺灣香蕉研究所關西柑橘試驗場試驗報告1:16-24。 |
3. |
李英敏、蘇鴻基。1976。椪柑黑星病感染期初步及田間藥劑防治試驗。臺灣香蕉研究所關西柑橘試驗場試驗報告1:9-15。 |
4. |
邱人璋。1955。柑橘黑星病之研究。農林學報4:186-202。 |
5. |
黃秋雄、張曉麟。1972。柑橘黑星病侵入葉片之時期及子囊殼成熟度及子囊孢子釋放之關係。中華農業研究21:256-263。 |
6. |
童伯開。1982。柑橘黑星病嘉南地區感染源之釋放及病原對防治藥劑抗性之測定。嘉義農專園藝學報12:29-41。 |
7. |
蔡雲鵬。1965。柑橘果實貯藏病害之生態研究。黑星病Guignardia citricarpa Kiely之生態研究。植保會刊7:5-13。 |
8. |
蔡雲鵬。1978。柑橘黑星病防治試驗。植保會刊20:67-72。 |
9. |
蔡雲鵬、蕭添印、廖釘煌、孫明賢。1977。柑橘黑星病藥劑防治改進試驗。植保會刊19:140-145。 |
10. |
Kiely, T. B. 1948. Preliminary studies on
Guignardia citricarpa- N. S. The ascigerous stage
of Phoma citricarpa McAlp. and its relation to
black spot of citrus. Proc. Linnean Soc. N. S. |
11. |
Kotze, J. M.1982.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of citrus
black spot in South Africa. Plant Dis.65:945-950. |
12. |
McOnie, K.C. 1964. Source of inoculum of Guignardia
citricarpa, the citrus black spot pathogen.
Phytopathology 54:64-67. |
13. |
McOnie, K.C. 1964. Orchard development and discharge
of ascospore of Guignardia citricarpa and the
onset of infection in relation to the control of
citrus black spot. Phytopathology 54:1448-1453. |
14. |
McOnie, K.C. 1967.Germinaion and infection of citrus
by ascospore of Guignardia citricarpa in
relation to control of black spot. Phytopathology
57:743-746. |
(作者:蔡雲鵬)
|
|
|
柑桔黑星病病徵 |
|
柑橘黑星病病徵 |
(孫守恭,1988,台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彩色圖鑑B50頁) |
|
(蔡雲鵬,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76頁) |
|